導讀:4月3日,在彭陽縣任山河烈士陵園,來自中寧縣第一中學60名師生與固原市2000余師生等人徒步往返108里開展祭英烈活動。這項由固原市第二中學...
4月3日,在彭陽縣任山河烈士陵園,來自中寧縣第一中學60名師生與固原市2000余師生等人徒步往返108里開展祭英烈活動。這項由固原市第二中學和固原市弘文中學發起的活動,近年來感染并帶動了越來越多的人尊崇、緬懷英烈。
“出發!”4月3日凌晨5時許,固原二中和弘文中學、中寧一中及自治區思政課名師工作室成員、固原市部分單位干部職工等2000多人,分別從兩所學校列隊出發。一路上,同學們高舉紅旗、唱紅歌,大家手拉手翻山越嶺,互相鼓勵前行,經過5個多小時的長途跋涉,于上午10時許抵達烈士陵園開展祭掃活動。任山河戰斗是打響解放寧夏的第一仗,戰斗中有364名解放軍指戰員血浸山嶺、長眠于此。
該活動自1995年始,至今已持續29年,經過一代代接力,已升華為融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于一體的大思政課,輻射帶動到全區多個學校、社會團體及企事業單位。當日,多家主流媒體對徒步百里祭英烈活動進行了現場直播,引發全國網友熱議,點贊“這就是信仰的力量”“少年強則國強”……“一件事做一兩次容易,能堅持近30年,這本身就是一種傳承。”黨的二十大代表、固原二中教師張小玲說,思政教育要入腦入心,不能單純依靠書本,這場實踐活動是對學生的一種精神洗禮,參加活動的學生普遍更加自信、團結、友善。“許多同學的腳
底磨出了水皰,每走一步,腳就像踩在針尖上一般疼,但都沒有放棄。”弘文中學七年級學生馬熙洋說,徒步祭英烈讓他深刻理解了革命烈士拋頭顱、灑熱血的崇高精神,今后要倍加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這堂行走的思政課特別有后勁
,讓人始終擁有在困境中奮起的力量。”畢業于固原二中、在國內一知名企業從事芯片研發工作的鄧鹍說,雖然十幾年過去了,但這段經歷影響著他的一生。在北京大數據研究院從事法務和大數據工作的趙阿瓊至今記得徒步時老師說的那句話:“一直往前走就會走得更遠。”
29年來,參加該活動的固原市學子累計近3萬人,走上工作崗位后,“行走的思政課”在不同人身上留下了共同的精神特質,那就是深沉的家國情懷和深厚的人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