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記者8月24日從國家文物局獲悉,瑞士相關部門舉行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返還儀式,向我國返還5件文物藝術品。據介紹,此次返還的文物藝術品包括
記者8月24日從國家文物局獲悉,瑞士相關部門舉行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返還儀式,向我國返還5件文物藝術品。
據介紹,此次返還的文物藝術品包括4件陶瓷器及1枚錢幣,具有一定的歷史和藝術價值。這是繼2014年12月返還1件漢代陶俑以來,瑞士第二次向我國返還文物藝術品。
流入瑞士的5件文物返還中國。
其中包括:一件漢代彩繪騎馬陶俑、一對唐代白陶鞍馬、一件明代磁州窯系白地黑花罐、以及一枚元代古錢幣。
這一舉動也引得無數(shù)網友稱贊,大家紛紛表示:歡迎中國文物回家,也希望更多流失的海外文物也能回家。
文物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歷史和文化遺產,是國家和民族的重要標志和象征,應該盡可能地保留在本國境內。
文物的流失和失竊不僅對本國歷史和文化造成損失,也對人類文化多樣性造成威脅,需要全球范圍內的合作來進行保護和維護。
文物的歸還可以促進國際文化交流和合作,增進各國之間的友好關系和相互理解,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fā)展。
按照國際法和公認的文化倫理原則,文物應該歸還其合法的所有者,如果文物是被盜或非法流失的,就應該歸還給原來的擁有者或其繼承人。因此,文物作為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和文化遺產,應該盡可能歸還到其合法的所有者手中,以保護和維護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