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據新浪熱點,近日,網絡上興起了臨時兒女這個新名詞,也就是當老人需要獨自去醫院時,花錢雇來陪同掛號、引導就醫、跑腿拿檢查報告的陪診師
據新浪熱點,近日,網絡上興起了“臨時兒女”這個新名詞,也就是當老人需要獨自去醫院時,花錢雇來陪同掛號、引導就醫、跑腿拿檢查報告的陪診師,這些陪診師就扮演著“臨時兒女”的角色,全程陪護不熟悉看病流程或行動不便的老人們,而他們的細心和靠譜,更為這個行業贏得了尊重。
在人社部2020年發布的9個新職業中,“社群健康助理員”榜上有名。目前陪診師這個職業在各大城市悄然“興起”。小到為患者取號、陪同候診、與醫生溝通、交錢拿藥,大到跨城市問診……職業陪診師幾乎可以包攬病人看病的一切準備工作。
不少陪診師在網上分享自己月入過萬的經歷,很多人以為做“老人陪診師”是一項輕松的工作,唯一內容就是陪客戶看病,無需任何專業背景或工作經驗,“零基礎也能入行”。而有陪診師表示,月入過萬其實沒有外人想象中的簡單輕松,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上海師范大學社會保障與社會政策研究中心教授郝勇表示,要讓“陪診師”這一新興職業行穩致遠,相關職能部門應適時將其納入新職業分類,完善行業規范和標準,包括設置準入門檻、持證上崗、規范收費標準、建立備案登記制度等,并予以嚴格管理。只有更規范,才能促進行業更有序、更健康。
上一篇:瑞士返還中國文物 外交部表示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