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3182頁A4紙,要價121980,約合38元一頁,你這A4紙是印天書的嗎?——而且不讓拍照,不讓拷貝,只能現場看或者用手抄,這是什么公開法?—
——3182頁A4紙,要價121980,約合38元一頁,你這A4紙是印天書的嗎?
——而且不讓拍照,不讓拷貝,只能現場看或者用手抄,這是什么公開法?
——交12萬也認了,但是又不給賬號,說想要賬號要再走信息公開程序。
8月30日,福建莆田的一位拆遷戶陳女士,想查閱各家各戶征遷補償情況,于是向大力政府申請信息公開。
陳女士的申請很快通過了,但她還沒來得及高興,就被告知她要公開的信息共要打印A4紙3182頁,要交121980元的信息公開處理費。
而且這些信息不允許拷貝、拍照、發送,必須交錢打印,否則就只能用眼看或用手抄。
其實,我國早在2007年4月份,就發布了信息公開條例,對信息公開的基本原則、公開的范圍、方式和程序、監督保障等方面,都有了明確的規定,陳女士的申請確實是合規的,也已經通過了。
但這12萬多的“信息公開處理費”,卻顯得格外離譜。
陳女士沒辦法,一咬牙答應交錢,但即使想交錢就沒那么簡單,有關部門告訴她:交錢的匯款賬號要再走信息公開程序。
也就是說陳女士先要申請“交款賬號”的信息公開,拿到交款賬號,然后交錢,然后再申請拆遷的信息公開。
這一環套一環的門檻,屬實把陳女士攔住了,她無奈在網上發起了求助。
很快有媒體聯系了當地政府辦公室,詢問:拆遷信息不應該是主動向拆遷對象公開嗎?為什么還要申請?工作人員轉移話題說:不服就去提起行政復議、訴訟。其他問題去聯系信息公開辦公室。
媒體又聯系區政府信息公開辦公室,詢問為什么要收12萬的信息公開費,工作人員又給了他一個電話,記者一看,電話就是剛才打過的:這不來回踢皮球嗎?
對于這場鬧劇,網友們也議論紛紛:
有人說,這次是碰到硬茬了,想通過天價信息費打敗陳女士,但陳女士不差錢,女生的只好又弄出來個“收款賬號信息公開”。
還有人說,就這樣收費的,而且收這么高,比“趴桌午睡費”還離譜。
還有人分析:為什么遮遮掩掩不愿意公開這個信息?就是因為拆遷補償不公平,軟的就少給,鬧得兇的就多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