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奧本海默》正在熱映。想要充分領略這部電影的魅力,不妨先快速瀏覽一下這位美國原子彈之父的精彩人生片段。羅伯特·奧本海默是一位
近日,《奧本海默》正在熱映。想要充分領略這部電影的魅力,不妨先快速瀏覽一下這位美國“原子彈之父”的精彩人生片段。
羅伯特·奧本海默是一位美籍猶太裔物理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曼哈頓計劃領導者,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院長,被譽為原子彈之父。
羅伯特·奧本海默于1925年從哈佛大學提前畢業,同年到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學習;1926年轉到德國學習;1927年獲得哥廷根大學博士學位;1929年回到美國,進入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任教;1941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42年被任命為研制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首席科學家;1943年主持創建了洛斯·阿拉莫斯國家試驗室并擔任主任;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進入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執教;1947年至1966年擔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院長;1954年被吊銷安全特許權;1967年2月18日因喉癌去世,享年62歲。
一提到20世紀美國的重大歷史事件,很多人都會想到二戰時期的珍珠港襲擊、廣島長崎的原子彈爆炸以及冷戰時期的美蘇爭霸等。然而,在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中,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冤屈故事——奧本海默事件。奧本海默曾領導"曼哈頓計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制造第一顆原子彈,被認為是"原子彈之父"。那么,奧本海默事件究竟是如何發生的呢?
奧本海默事件發生在1953年至1967年之間,涉及到美國著名物理學家J.羅伯特·奧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及其領導的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當時,美國政府指控奧本海默在戰爭期間為蘇聯提供核武器技術機密,因此對他進行了審查和審判。最終,盡管沒有找到確鑿證據證明奧本海默泄露機密,但他在1954年還是被剝奪了安全許可,失去了對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的管理權。這一事件被稱為"奧本海默事件",被認為是20世紀美國最大的冤案之一。
奧本海默事件的發生,反映了美國在冷戰時期對共產主義的恐懼和對知識分子的不信任。這種不信任導致了一系列針對科學家和知識分子的政治迫害,如麥卡錫主義時期的黑名單運動。這些事件不僅損害了科學家的聲譽和職業生涯,還影響了美國在全球的形象。
如今,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奧本海默事件,并呼吁為其平反。許多學者和歷史學家認為,奧本海默事件是對科學精神和人權的踐踏,應該得到公正的對待。此外,奧本海默本人在被審查期間表現出了堅定的信念和勇氣,他的貢獻和成就也得到了廣泛認可。
總之,奧本海默事件是20世紀美國歷史上一個令人痛心的篇章。它提醒我們,在一個民主國家里,科學家的尊嚴和權利不容侵犯,我們應該尊重知識分子,鼓勵他們為人類的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