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當地時間9日,美國、印度、沙特阿拉伯、歐盟在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場邊簽署諒解備忘錄,宣布將建設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IMEC)。這條野心
當地時間9日,美國、印度、沙特阿拉伯、歐盟在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場邊簽署諒解備忘錄,宣布將建設“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IMEC)。這條野心勃勃的“現代香料之路”被外媒視作意在“對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但也有分析認為其未必能達到這一目標。
除上述四方外,阿聯酋、意大利、法國和德國也共同簽署了該諒解備忘錄。根據白宮公布的備忘錄,IMEC將由東部和北部的兩條路線組成,英國《金融時報》9日引述消息人士稱,一條將橫跨阿拉伯海,從印度延伸至阿聯酋,另一條則將穿越沙特、約旦和以色列,將這些中東國家連接至歐洲。
美國官員稱,這條走廊計劃通過鐵路將中東各國串聯起來,再通過港口使它們與印度連結,最終建成一個“可靠且具有成本效益的跨境船運轉鐵路過境網絡”,縮短運輸時間、降低成本、減少燃料用量,加快海灣地區能源出口并促進貿易流動。此外,參與方還將在鐵路沿線鋪設電力和數字連接電纜以及用于發電的可再生能源氫氣管道。
據《金融時報》報道,有關國家已經就此進行了數月的幕后談判,如今將以更正式的方式進行對話。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9日透露,該項目的討論始于去年7月美國總統拜登訪問沙特期間。彭博社稱,今年1月以來,美國也一直在悄悄與印度以及中東各國舉行會談,以正式達成協議。
“這真的非常重要……我預計,在未來十年中,你們將不止一次地聽到經濟走廊這一說法。”拜登9日在簽署儀式上盛贊這項“歷史性”的投資將“改變游戲規則”。印度總理莫迪稱,IMEC有望成為“合作,創新和共同進步的燈塔”,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則形容IMEC“不止是一條鐵路或電纜”,而是“一座跨越各大洲和文明的綠色數字橋梁”。她強調,有了鐵路連接,印度與歐洲雙邊貿易將加快40%。
不過,備忘錄并未列出該項目的資金來源,只表示一個工作組將在未來60天內制定更全面的計劃,包括建設基礎設施的時間表。《印度快報》9日在報道中稱,該項目是美國價值6000億美元“全球基礎設施與投資伙伴關系”倡議(PGII)的一部分。沙特王儲兼首相穆罕默德表示,該國將投資200億美元參與該項目,并敦促領導人立即開始規劃實施。
路透社表示,此舉正值美國努力在中東達成更廣泛的外交協議,使以色列與海灣國家實現關系正常化。沙利文否認IMEC是以色列與沙特關系正常化會談的“前奏”,稱此舉與更廣泛的討論無關,但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表示,IMEC是以色列歷史上最大的項目,并將其評價為將“重塑中東面貌”的開創性舉措。
英國《衛報》指出,沙特和約旦都是這條走廊所規劃的途徑國家,但它們都沒有與以色列建立外交關系。此外,美國《國會山報》提到,要想連接印度和中東,如果不途徑阿富汗和俄羅斯,伊朗就是必經之路,目前尚不清楚IMEC參與方是否打算與伊朗政府進行合作。
包括美國Axios網站、法新社等在內的外媒認為,這條野心勃勃的“現代香料之路”是美國旨在對抗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并替代“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倡議的關鍵舉措之一,后者目前橫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并賦予中國“相當大的影響力”。《金融時報》還提到,為與“一帶一路”競爭,歐盟此前也已通過其“全球門戶”項目劃撥了3000億歐元在發展中國家投資基建。
一位了解討論情況的人士認為,中國是讓美國試圖重新關注中東地區,“以安撫傳統合作伙伴并保持影響力”的一個因素。美國智庫威爾遜中心南亞研究所主任邁克爾·庫格爾曼也分析稱,該計劃可能是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重大回應,“如果最終敲定,它將改變游戲規則,加強印度和中東之間的聯系,并旨在對抗‘一帶一路’”。
“中國的力量增長如此之快,以至于許多國家都覺得有必要有替代方案。”獨立分析師拉達·庫馬爾9日在新德里對半島電視臺表示。不過,在她看來,由于兩者所覆蓋的國家地區不同,這個新項目不一定能對“一帶一路”倡議產生“破壞”影響。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回應有關基建倡議的問題時曾表示,中方認為全球基礎設施領域的合作空間廣闊,各類相關倡議不存在相互抗衡或者是彼此取代的問題。世界需要的是搭橋,而不是拆橋;是互聯互通,而不是脫鉤筑墻;是互利共贏,而不是封閉排他。中方歡迎一切有助于匯聚合力,促進全球基礎設施建設的倡議。任何打著基礎設施建設旗號,推進地緣政治的算計都不受歡迎,也不會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