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期預制菜進校園話題引發網友熱議。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9月11日以來,已有多地官方機構在答復家長反映的情況時,就預制菜進校園問題進
近期“預制菜進校園”話題引發網友熱議。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9月11日以來,已有多地官方機構在答復家長反映的情況時,就“預制菜進校園”問題進行了回應。山東青島、海南海口瓊山區等地均已表態不會給學校使用預制菜。
近日,山東青島市教育局局長姜元韶在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談到了市民關心的預制菜進校園問題。姜元韶說:“前段時間我們做了認真摸排,可以確切地告訴大家,網上所說的這種預制菜,全市中小學、幼兒園沒有使用,我們也不準備使用這種預制菜。”
表達了類似觀點的還有海南海口市瓊山區教育局,9月15日,該局在海口市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官方網站回應市民訴求時稱,瓊山區教育局同樣高度重視市民關心的預制菜進學生食堂的問題,教育局已召開部署會,目的是讓各校園加強食堂管理,配餐公司嚴格按照要求配餐,從食品衛生和安全上把好關,不要使用預制菜,堅決杜絕購買加工不衛生不新鮮的肉類等現象。
海口市美蘭區教育局在近日回應相關家長訴求時表示,為了降低學校食堂食品安全風險,更好地形成集約化、標準化的操作模式,家長反映的幼兒園選擇取得市場監督管理局集體配餐資質認定的企業配餐。美蘭區教育局稱,已要求配餐公司餐品加工嚴格按照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執行,從出鍋到食用時間嚴格控制在4小時之內,運輸中能確保餐品中心溫度在60℃以上。
美蘭區教育局在回應中表示,所有配送的菜品全部都是當天當餐制作,當餐配送,并非預制菜。
此外,還有多地官方部門表示未發現相關學校、幼兒園內使用了預制菜。
廣東東莞南城教育管理中心在9月12日回應當地一初中學生家長時表示,家長反映的學校食堂飯菜大部分選用新鮮食材烹煮,但如雞腿(翅)、鴨腿(翅)、肉扒、肉丸類會選擇冰鮮食品和凍品搭配。
南城教育管理中心表示,暫未發現學校食堂存在預制菜、外購熟食的情況。學校對于每天各批次食材,都會向配送單位索取檢驗合格票據,食品安全員還會對食材進行仔細查驗,確保食材安全,在食品加工完成后,在進入配餐間前執行所有食品48小時留樣制度,并且每天早中晚三餐都有相關行政人員和老師陪餐,確保第一時間了解師生就餐情況。接下來,該中心已要求南城第一初級中學要進一步地與校內家長做好溝通解釋工作。
9月14日,浙江湖州市教育局就校園食堂內是否存在預制菜等情況答復稱,湖州市要求學校食堂采購新鮮食材,目前沒有預制菜進入校園,教育局將進一步加強監督管理。
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副秘書長居上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中小學生首先是消費者,享有同等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其次,中小學生是未成年人,是特殊的消費者,所以他們的法定代理人——家長應該了解和知曉學校提供的菜品情況。學校應當和家委會或者家長進行充分溝通,包括供應商的選擇等,來保障孩子能夠吃到健康的、安全的食品,這是大家共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