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歐洲聯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10月5日說,今年9月為有記錄以來最熱9月,全球地表平均氣溫為16 38攝氏度,比1991年至2020年的同
歐洲聯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10月5日說,今年9月為有記錄以來最熱9月,全球地表平均氣溫為16.38攝氏度,比1991年至2020年的同期平均值高0.93攝氏度,比先前最熱9月,即2020年9月的全球平均氣溫高0.5攝氏度。2023年可能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
按照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說法,2023年9月是1940年以來“最反常的溫暖月份”。這一個月的全球平均氣溫比1850年至1900年間(工業化前)的9月平均氣溫高1.75攝氏度。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的氣象數據庫ERA5收集的最早數據記錄于1940年。
美聯社援引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主任卡洛·布翁滕波的話說,今年9月的氣溫令人“驚異”,“我們的記錄中從未有哪個月像這樣”。
依據世界氣象組織發布的《全球氣候狀況》報告,2016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預計,這一記錄或將在今年被打破。
今年1月至9月的全球平均氣溫比1850年至1900年間同期平均氣溫高1.4攝氏度,比1991年至2020年同期平均值高0.52攝氏度,比2016年同期平均氣溫高0.05攝氏度。
布翁滕波說,今年的高溫天氣遍布全球,主要是因為海洋溫度從春季就開始異常偏高且持續,9月仍未降到往常水平。他認為,厄爾尼諾現象對今年全球氣溫偏高起一定作用,但是影響更大的是整體氣候變暖的趨勢。
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說,今年9月北緯60度至南緯60度的海洋表面平均溫度達到20.92攝氏度,為有記錄以來同期最高,僅次于今年8月創下的最高紀錄。
按照2015年達成的《巴黎協定》,各方將加強對氣候變化威脅的全球應對,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并為把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以內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