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話人間此前報道,安徽和縣武校投毒案在26年后被偵破,并將于11月1日在安徽馬鞍山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一事引發關注。話人間記者從官方渠
話人間此前報道,“安徽和縣武校投毒案”在26年后被偵破,并將于11月1日在安徽馬鞍山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一事引發關注。話人間記者從官方渠道獲悉,付某某與朱某某改換身份潛逃,和縣幾代民警始終沒有放棄追蹤該案,當年的專案組也從未解散。
10月29日,馬鞍山市公安局副局長汪俊生告訴話人間記者,此次案件的偵破離不開三代刑偵民警的接力,包括和縣公安局原刑偵民警李書林(現已退休)、和縣公安局原刑偵民警王昆(現任和縣政法委副書記)、和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金新全(現任和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大隊長)。
這三位辦案民警接受了話人間記者采訪。第一代辦案民警和縣公安局原刑偵民警李書林告訴話人間記者,1997年案件發生時,他正任職偵查員,便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后來摸索7、8天有了線索,“案件的突破點在于后來我們通過其他教練了解到,前教練付某某與彭某某產生了矛盾,我們就把他定為了嫌疑人。”
而對于該案件的破案難點,李書林表示,因嫌疑人并非當地人,而是湖北籍人士,盡管辦案人員去過付某某、朱某某老家多次,但都無果,“加上那時候的刑偵技術沒有現在這么先進,他們的行蹤很難掌握。”
談起去付某某、朱某某老家排查、核實線索的經歷,第二代辦案民警和縣公安局原刑偵民警王昆記憶猶新。他告訴記者,在他印象中,最深刻的是開車到湖北恩施的路上。因當時前往湖北的高鐵正在修建,他們選擇走老國道,“那是我們第一次走那樣的山路,剛好也在修路,一旁就是懸崖,雖然我們沒有遇到危險,但對向的車子遇到了危險。”
案件遲遲未能告破,對李書林來說,是一個疙瘩。他說:“我都不敢向別人提起自己是公安刑警。(聽說)這個案件破了,人逮回來了,我非常高興。那天晚上,我把自己喝醉了。”王昆也一樣,很長一段時間,覺得自己有點“抬不起頭”,但他表示:“對于刑偵人員來說,找不到線索是常態。辦案從沒有那么順利的,有時候需要靠時間去沉淀。但如果你灰心了,很多事情就做不了了。”
“這些年,只要線索指向哪里,我們就去哪里。”第三代辦案民警和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金新全則向記者講述了抓捕付某某與朱某某的大概經過。據金新全介紹,在2020年下半年發現嫌疑人相關的線索后,公安機關于2023年上半年進行滲透了解,并在今年5月份通過緊密協商,聯合嫌疑人所在地的警方進行了抓捕。
金新全說,在抓捕時,付某某與朱某某二人的反應各不同,但均未反抗,“我們抓捕時,主要還是先進行了身份確認。后來在審訊過程中,(付某某)是有悔意的。”另外,金新全還說,據他們了解,犯罪嫌疑人逃亡26年間先后流竄多地,包括武漢與福建省多個地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