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藍羽拜訪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張桂梅,在直播中張桂梅提到我本是高山這句話并不是校訓。根據張桂梅真實故事改編的電
近日,藍羽拜訪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張桂梅,在直播中張桂梅提到“我本是高山”這句話并不是校訓。
根據張桂梅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我本是高山》,原名《了不起的她》,定檔于今年的11月24日。
不過,電影還未正式上映,圍繞劇情、呈現方式和故事的精神內核等等,已經引發了一波討論。
在網絡的紛紛擾擾之外,不少人開始回憶張桂梅校長的真實故事。
她的故事,只需原原本本地講述出來,就足以震撼人心。
張桂梅扎根山區教育一線40余年,一手創辦全國第一所免費女子高中,托舉了20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創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跡”...
01
“快一點,再快一點!”“跑起來,都跑起來!”“還有1分鐘,還有30秒……”
張桂梅瘦弱的身影淹沒在學生中,但她的聲音極其洪亮。
這樣的話每天都在華坪女高中重復上演,學生們就像被上了發條一樣,
趕著去晨讀、趕著去吃飯、趕著去睡覺。
在外,張桂梅是令人敬重的老師、校長,但是在校園里一些學生私下卻將她稱為“周扒皮”“魔鬼”。
她一人充當多個角色,既是全國第一所免費女子學校華坪女高的創辦者,也是學校運營資金的籌資者,是校長也是保安,更是學生們的“張媽媽”。
1974年,張桂梅跟隨姐姐來到云南支援邊疆教育事業,1995年相濡以沫的丈夫病逝,無兒無女的張桂梅心灰意冷,來到了川滇交界的的華坪。
一次家訪途中她發現,在大山里,父母會為了3萬彩禮,就要讓十三四歲的女孩輟學嫁人。
一個夢想在張桂梅心中扎根:她想辦一所不收費的女子高中,把山里的女孩子都找來讀書。
“我想讓讀不起書的女孩都來這里讀書,最后考上大學走出去。”
“女孩只有有了更多文化,走出去見了更大的世面,”
“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才能改變孩子的命運。”
“培養一個女孩,可以改變三代人。”
終于在各界的幫助下,全國第一所免費女子高中——云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落成開學。
華坪女高的管理非常嚴格。
學生們平日要上交手機,5點半起床24點自習結束睡覺,午飯時間只有10分鐘。
為了減少學生們在食堂排隊等待的時間,學校安排不同年級的學生錯峰吃飯。
她心里再清楚不過,對這些孩子們來說,嚴格才是拯救。
只有拼命努力,才能改變命運。
憑著一股子韌勁,張桂梅創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跡。
華坪女高的本科上線率,穩居麗江市第一。
2011年,第一批華坪女高畢業生,94人全部考上大學;
2016年,華坪女高本科上線率99%,一本上線率30%;
2020年,華坪女高159名畢業生,150人上本科線,600分以上的有17人。
張桂梅老師憑一己之力,扭轉了大山深處女孩們的命運,讓她們通過教育走進武大、浙大、廈大等頂級學府,走進另一種人生。
02
今年6月7日,是張桂梅第十三年送高考的學生們去考場。
在車上,她帶領孩子們唱起紅歌。
每每學生考完最后一場試回到學校,她總是不忍心當面告別,悄悄躲進教學樓的角落。
學生們就離得遠遠地,沖她喊:
“張老師,我們愛您!”
又一批學生該離開華坪女高了。
在給她們的寄語中,張桂梅說:
我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你們都能擁有,更燦爛的人生。
把這么多女孩培養到高中畢業,在那個閉塞的山區,并不容易。
張桂梅堅持“不讓一個人掉隊”,挨家挨戶去做思想工作。
有些學生家境太過困難,張老師就掏錢掏物救濟他們。
家訪的路不好走,張桂梅哭過、累過、發過燒、摔斷過腿,也曾在烈日下昏倒過,但她從未放棄。
堅持了十幾年,走了十幾萬公里的山路。
她說:
“只要學生能回來上課,一切都值得。”
學生丁貴瓊因家境貧寒,家離學校路途遙遠,不得不輟學幫助家里。
當她見到不辭辛苦趕來的張桂梅,和老師相擁而泣。
張桂梅和她說,“跟我走吧,在山里面不走出去,怎么生活?”“就在我那睡,在我那吃。”
淚眼婆娑的小女孩最后回到了學校。
2021年,華坪女高的新生楊麗梅,在報到那天抱著張桂梅校長淚如雨下。
楊麗梅說,媽媽是胃癌晚期,媽媽生病后爸爸就開始酗酒,爸爸就先沒了。
那時,楊麗梅跟隨舅舅生活。舅舅也家境貧寒,日子過得凄涼。
張桂梅安撫學生,為她安排好了學習生活,包括放假時的去處。
她告訴學生:
“好好的,就像你剛才那么樂觀就行了。就這么樂觀地學著。”
“到女高來了,啥都不怕。”
平時,張桂梅對學生的照料非常仔細。
不論嚴寒酷暑,十幾年來,張桂梅有一項頗具儀式感的“日常工作”:
天剛蒙蒙亮,她就顫顫巍巍地爬到樓上,把樓里每個樓層的燈點亮。
她說,女孩子膽小,把燈提前打開,她們來晨讀會感覺更安全、更踏實。
十幾年來,張桂梅將全部心血都傾注在山區的教育事業上。
她點燃的,是華坪女高最亮的燈。
03
這么多年,張桂梅的腳步從沒有停止,她活躍在校園里、講臺上,就連參加采訪、頒獎典禮都是希望為華坪女高爭取更多經費。
66歲的她被查出了風濕、支氣管炎、骨瘤、肺氣腫等20多種病。
醫院多次病危通知從來沒當一回事,也絲毫沒有讓她產生休息的念頭,反而還向縣長預支自己喪葬費用在孩子身上。
她將她的一切都奉獻給了教育,包括生命。
40年來,張桂梅堅守邊疆教育一線,用她自己的生命點亮了更多女孩未來的生命。
她說,“只要還有一口氣,我就要站在講臺上,傾盡全力、奉獻所有,九死亦無悔。”
張桂梅唯一的心愿,就是讓更多女孩擁有知識,走出大山。
華坪女高和其他高中不同,它不掐尖,入學沒有錄取分數線。
只要是初中畢業、只要愿意讀高中、只要是貧困家庭的女孩子,學校都無條件接收,而且接受的是全免費教育。
正如華坪女高的校訓所說,“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我生來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
13年來,在她的努力和堅持下,2000多位大山女孩走出大山、考入大學,走上了教師、警察、律師、醫生等崗位。
“2020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對張桂梅的頒獎詞這樣說到:
“爛漫的山花中,我們發現你。自然擊你以風雪,你報之以歌唱。命運置你于危崖,你饋人間以芬芳。不懼碾作塵,無意苦爭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達倔強。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張桂梅的一生,做到了大多數人都做不到的高義。
她是真正屬于我們的,永不塌房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