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年來,我國持續打擊電詐,電詐分子逐步向東南亞地區轉移,僅在緬北就有上百個詐騙園區,每天有超過10萬人在實施電信詐騙。很多地區在歷經
近年來,我國持續打擊電詐,電詐分子逐步向東南亞地區轉移,僅在緬北就有上百個詐騙園區,每天有超過10萬人在實施電信詐騙。
很多地區在歷經政治動蕩和發展途中都經歷了一系列復雜情況,其中緬甸的境況更為復雜。八九十年代,緬甸結束殖民統治后,分裂成多個地方武裝,各自為戰,形成了諸多地方家族勢力。果敢地區涌現了以“四大家族”為代表的勢力,掌握著多個行業,包括毒品、賭場、房地產和電信詐騙。
近年來,中國對電信詐騙實施嚴厲打擊,導致一部分詐騙分子將犯罪活動轉移到東南亞地區,特別是緬甸。緬甸境內華人眾多,漢語普及,成為電信詐騙分子的理想滲透地。這些犯罪集團紛紛入駐緬北和緬東地區,與當地勢力合作,在那里設立了大量的電信詐騙園區。
據報道,僅在緬泰邊境的妙瓦底,就有上百個詐騙園區,加上其他地區的詐騙集團,總計至少有1000個園區,每天有超過10萬人參與實施電信詐騙。
這些詐騙園區通常以不同區域為目標,有些以英語國家為主要對象,有些則針對華語文化圈,甚至有一些專門針對中國大陸居民。2022年,全國公安機關共破獲了46.4萬起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案件,其中約60%發生在緬北地區。2021年,公安部在全國范圍內勸返了21萬名滯留在緬北的非法出境人員和從事電信網絡詐騙人員。
電信詐騙產業在緬甸的模式主要包括“卡頭”、“黑客”、“水房”、“主管”和“軍閥”。這些團伙在網絡詐騙之外,也涉及網絡賭博、偷渡和人口販賣等多種違法犯罪活動。他們通常會選擇偏僻地帶設立園區,嚴密防范逃跑。
盡管國際合作已經取得一定成果,數千名涉案人員被押解回國,但這一地區的網絡詐騙仍然是一個嚴峻的挑戰。緬北地區成為境外電信網絡詐騙窩點的主要所在,對此需要全球合作與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