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11月24日,科學家觀測到名為A23a的南極冰山開始向大洋移動,這是該冰山自1986年脫離南極海岸線后三十多年來的首次移動。該冰山面積接近4000
11月24日,科學家觀測到名為A23a的南極冰山開始向大洋移動,這是該冰山自1986年脫離南極海岸線后三十多年來的首次移動。該冰山面積接近4000平方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冰山。
科學家表示,這座冰山從2020年開始以極緩慢的速度移動,現在移動速速開始加快,照此下去,冰山可能對非洲南部的海上運輸造成影響。因此將密切關注其運動軌跡。
科學家曾指出,A23a冰山的未來取決于幾個因素:洋流、水下地形凸出部、氣象狀況。但它最終會融化,很可能就在今年。
冰山為何移動?
南極和北極是對氣候變化最敏感的區域。近年來,隨著一些冰架崩塌,越來越多的冰山開始了“漂流之旅”。
地球自轉產生的科里奧利力和南極大陸海岸環流產生的西向推力共同作用,使得大部分冰山向西沿著南極大陸邊緣漂移,圍繞南極大陸轉動數年,最終會在緯度較低、水溫較高的海域逐漸消融。
絕大多數時候,冰川移動是非常緩慢的,最慢的一天也就移動幾厘米。但是有的冰川也會突然爆發式地向前推進,其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比如氣候變暖、地震等。
另外,如果降水量突然增多,冰山頂部變厚,壓力變大,但是冰川底部因為海拔低,溫度較高,冰山部分融化,導致底座不穩,結果也會出現冰山大面積垮塌,并向前迅速推進。
何處是冰山的故鄉?
冰山誕生于地球的南北極海域,它們是極地冰蓋斷裂后,被送進大洋的“冰川之子”。
南極大陸和北極格陵蘭島終年白雪皚皚,在寒冷的天氣下很少融化,因此年復一年降落的雪不斷堆積起來,厚度可達數千米。
晶瑩剔透的雪花在其自身壓力下漸漸變成密實的冰體,最終連成廣袤的冰川或冰蓋。在重力作用下,冰川緩慢地向大陸邊緣“流動”,伸入四周的大海。冰川伸向海面的部分被稱為冰架,冰架斷裂則形成冰山。
南極海域是世界上冰山分布最多的區域,約有22萬座冰山。在南極冰蓋外圍,主要分布有羅斯冰架、龍尼-菲爾希納冰架和埃默里冰架等,這些冰架是冰山的主要來源。
北極冰山主要分布在格陵蘭島、阿拉斯加、新地島、斯瓦爾巴群島等沿岸地區的海域,每年約有16000 座冰山從冰蓋上脫落進入北冰洋,其中90%的冰山來自格陵蘭冰蓋。
冰山擋道 極地動物怎么辦?
英國南極地質調查局教授泰林表示,A68a冰山如果卡在島邊,將使島上企鵝、海豹的覓食路徑受到影響。極地動物獵食途中如果因為冰山阻擋需要繞道,激增的路程會增加其幼崽餓死的概率。而這座冰山如果被卡住,它會在那里停留十年,這對南喬治亞島的生態系統和經濟將產生很大影響。
當時,南極洲英聯邦灣丹尼森角附近的一塊冰架斷裂,形成巨大的B90b冰山,這座冰山和許多浮冰一起堵在了丹尼森角海岸線附近。
由于企鵝繁殖的特點,原來居住在丹尼森角海岸線上的阿德利企鵝必須繞過這座冰山,回到原繁殖地,而繞行的路程長達60公里,如此漫長的捕食路程給企鵝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受此影響,丹尼森角的阿德利企鵝種群數量開始急劇下降:2010年原本有16萬只,第二年夏天僅剩下1萬只。
誰在勾繪冰山的顏色?
冰山不只有藍色和白色,還有綠色。綠色冰山是南極特有的非常少見的冰山,據說平均每1000座冰山中只有一座綠色冰山。這種冰山遠遠看去一片翠綠,在由藍白兩色“統治”的南極海域中顯得異常神秘。長久以來,綠色冰山一直讓人感到匪夷所思。
科學家猜測,這有可能是氧化鐵把普通的藍色冰變成了綠色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