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北大女副教授范曉蕾因右眼受傷打官司多年,8日,記者從范曉蕾處獲悉,她本人收到了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的二審民事裁定書。2023年12月8日
北大女副教授范曉蕾因右眼受傷打官司多年,8日,記者從范曉蕾處獲悉,她本人收到了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的二審民事裁定書。
2023年12月8日,為右眼維權八年的北大副教授范曉蕾告訴話人間記者,她于今天下午通過郵件收到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民事裁定書,“也算比較好,發回重審了。”
根據范曉蕾提供的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民事裁定書,法院認為,本案中,一審判決對范曉蕾的具體損害后果等基本事實認定不清,依法撤銷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此前一審民事判決,發回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重審。
據話人間此前報道,2015年9月,范曉蕾因“右眼視網膜輕度脫離”前往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以下簡稱北醫三院)就診,眼科主任馬志中醫生要求她前往一家私立醫院北京熙仁醫院(以下簡稱“熙仁醫院”)接受右眼八氟丙烷氣體打針治療。意想不到的是,術后不久范曉蕾右眼疼痛,視力從0.8下降至0.02,后被多家醫院診斷為“右視網膜脫離C3F8眼內注射術后缺血性右視神經病變”“右眼急性氣體致中毒性視網膜病變”“中毒性視網膜病變”,一位眼科醫生告訴范曉蕾:“眼底傷害是不可逆的。”
事發后,范曉蕾以侵權責任為案由將熙仁醫院和廣東佛山華特氣體有限公司告上法庭。2020年元旦,一審法院判涉事醫院承擔全部責任,賠償范曉蕾34500元,但駁回了她提出懲罰性賠償的訴求。隨后,范曉蕾和熙仁醫院均提起上訴。
時隔三年后,2023年10月16日,二審法院舉行了二審前的現場談話。當天,范曉蕾提交了一組關于“懲罰性賠償”的新證據。
民事案件維權八年,范曉蕾在生活和工作趨于穩定的當下,決定刑事維權。
2023年7月14日下午,范曉蕾來到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東升派出所,控告熙仁醫院以及時任院長兼眼科主任張曉麗涉嫌“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罪”。當日下午,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東升派出所受理了“范曉蕾被生產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案”。
12月8日當天,范曉蕾表示自己對“民事重審”這個結果沒有失望,也沒有多開心,“拖了七八年,又重回原點,有了翻盤的機會,但即使最后有滿意的判決,遲到的正義肯定大打折扣。”最后,她仍堅持初衷希望法院能為這個案件判處“懲罰性賠償”,“讓北京市能有一個‘懲罰性賠償’的判例,意義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