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臨近年底,一些航空公司和旅行平臺,相繼推出9元機票機票盲盒隨心飛兌換卡等促銷方式,來吸引消費者,不過,一些消費者在體驗后發現:這類
臨近年底,一些航空公司和旅行平臺,相繼推出“9元機票”“機票盲盒”“隨心飛兌換卡”等促銷方式,來吸引消費者,不過,一些消費者在體驗后發現:這類產品限制條件過多,享受優惠并不容易。
記者根據9元機票推廣頁面引導,開始預訂12月19日南京飛往濟州島的9元機票,但首先需要購買一張79元的“省錢卡”,買了省錢卡后,又被提示需要支付475元的機票稅費。這樣算下來,這張9元機票到手的價格接近600元。 而其他低價機票也有類似的附加條件,消費者很難達到預期。
年底又到了,一些航空公司和旅行平臺推出系列促銷活動,試圖以“9元機票”、“機票盲盒”、等優惠方式吸引消費者。不過里面實際上很多都是坑。
據報道,某航空公司推出“9元機票”,但是首先要購買一張79元的“省錢卡”才能享受9元機票的優惠。而買了省錢卡后,又被提示需要支付475元的機票稅費。一算總賬,原本標價9元的機票實際到手價格接近600元。
這很明顯是套路,說嚴重點是有誤導欺詐消費者的嫌疑了。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對于航空公司的監管,確保他們的定價策略合理、透明。同時,政府還應該加強對機票預訂平臺的監管,確保它們不會誤導消費者。
而作為消費者,我們要也不要盲目相信這些“天上掉餡兒餅”的好事,因為很多都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