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點亮微心愿他們續寫好人有好報的溫暖助人與受助,是一場愛心接力,也可以是一次愛心循環。2023年,因為盛威·甬上愛心公益基金,55個身邊好
點亮微心愿
他們續寫“好人有好報”的溫暖
助人與受助,是一場愛心接力,也可以是一次愛心循環。2023年,因為“盛威·甬上愛心公益基金”,55個身邊好人(集體)獲得褒獎。這個由寧波晚報聯合盛威國際控股(中國)有限公司打造的公益基金,一直用這種方式,向全社會詮釋“好人有好報”的價值導向。
今年12月22日,在“冬至有約,溫暖有你——2023盛威·甬上愛心獎年終大典”活動中,這些始終為他人傳遞溫暖的好人們,也收獲了來自四面八方的助力。
“志愿奶奶”金杏珠想為敬老院眾籌一臺文藝演出的微心愿,被白云莊社區、殷家社區、寧城社區、新城社區、江城社區以及惠風書院認領,也因此“一臺”文藝演出變成“六臺”,按照每月推進一臺演出的頻率,敬老院未來半年的文藝表演都被“承包”了;扎根四川美姑縣的志愿者錢平想為孩子們籌集7000冊圖書的微心愿,被格蘭春天社區、鄞州區老年大學民安學區學習部助學大隊以及諸多愛心市民認領,很快這些書籍將帶著寧波人的愛心,運至大山;7年送出6萬杯愛心豆漿的“50杯豆漿”志愿服務隊想要一臺小冰柜的微心愿,被一位熱心人認領,對方捐助的2000元,讓小冰柜直接“升級”為雙開門冰箱;“程媽媽心靈工作室”帶頭人程雁飛想要一組微笑不倒翁的微心愿,被愛心人士認領,對方一口氣買來三組,用于心理疏導的解壓玩具又豐富了;北侖區新碶街道新鋒急救隊想要籌集50套急救包的微心愿,被盛威國際控股(中國)有限公司攬下,這支團隊普及“急救在身邊”的公益行動因此有了更大的助力……
其實,很多結果是能預料的。前期,寧波晚報向55個身邊好人(集體)征集微心愿時,就料到,他們當中大部分人的微心愿依然與助人有關。后期,寧波晚報將所有微心愿對外發布時,就料到,會有源源不斷的愛心向他們涌來。
接力,再接力,“好人有好報”的故事這樣在續寫。
凡人善舉
擦亮大愛之城的文明底色
很多時候,因為一個人,認識一座城。在寧波,許許多多的人,讓這座城不斷被認識,不斷被看見。
他們用一言一行,書寫“愛心寧波”的一筆一劃。他們的名字,也變成了一個個愛心符號。
仿佛是約定,每年的11月或12月,“順其自然”都會向市慈善總會捐款。今年11月15日,善款如約而至。寧波市慈善總會收到署名為“順然”的掛號信,內含110張匯款收據,總計108萬元。這是“順其自然”連續第25年寄來善款匯款單,截至目前累計捐款1577萬元。
好事不說,順其自然。他(她)純粹的向善之心,簡單的為善之舉,因為真摯,所以動人。從尋找他(她)到放棄尋找他(她),大家發現比“‘順其自然’是誰”更重要的是,越來越多的人把這份愛傳遞下去。
今年11月,“共享奶奶”火出圈了。每個上學日,鄞州區東錢湖鎮實驗幼兒園和高錢小學門口都會出現幾位身著紅馬甲的奶奶,來自東錢湖鎮清泉社區的她們是孩子們的“共享奶奶”。4年多時間里,這群奶奶已幫助雙職工家庭護送600余個孩子放學。
“共享奶奶”志愿互助服務項目創立3年多,項目源于62歲袁佩君“接外孫時順道把鄰居家孩子一起接來”的舉手之勞,如今隊伍壯大,已發展核心成員58名、志愿者269名,累計志愿服務時長超22000小時。
不是親人勝似親人,這是鄰里互助體系構建中的一次嘗試。有人記住了袁佩君,更多人記住了這個很暖的代名詞——“共享奶奶”。
記者 陳燁
愛心傳遞溫度,傳遞文明。好人善行,折射著崇德向善的城市底色。向善、向美、向好,在這座城生動演繹,也成為幸福生活最具象化的表達。
街頭,腿腳不便的老人走得好慢,等待的汽車里沒有聽到喇叭的催促聲;斑馬線上,公交車主動讓行,孩子停下腳步鞠躬以表感謝;演唱會結束后,歌迷們帶走垃圾,還原了一個干凈的場地;學校門口,一位大哥不得已“擅用”插線板充電,留下一張字條和8個硬幣……
何其有幸,年歲并進。2023年,請記住這些美好,并帶著這些美好,跨入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