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網傳西安某公司為裁員不給補償將公司從CBD搬遷至秦嶺山區,引發關注。對此,公司負責人表示:進山只是暫時過渡。近日,有網友用戶發
近日,網傳西安某公司為裁員不給補償將公司從CBD搬遷至秦嶺山區,引發關注。對此,公司負責人表示:進山只是暫時過渡。
近日,有網友用戶發視頻爆料稱,西安某廣告公司為裁員不給補償,將公司搬遷至秦嶺腳下,因通勤太長、生活條件不便,十多名員工主動離職,但隨后他們發現公司又搬回了市區。12月31日,該公司負責人告訴話人間記者,公司經營困難,已告知搬到山里只是臨時措施,沒想到員工會離職。離職員工則表示,之前告知進山會持續一段時間,離職后僅幾天得知公司又搬回市區,所以大家感到很氣憤。
1 離職四天發現公司搬回城里
近日,西安的常先生(化名)發視頻稱,2023年10月19日(周四),自己工作的某品牌策劃公司突然告知所有員工,要將辦公地點搬遷至新辦公室(長安區子午街道XX新村X排XX號-2層),并告知大家必須于10月23日(周一),早上9點準時打卡上班。
常先生告訴話人間記者,公司原來的辦公地點位于高新區錦業路,是西安的CBD區域,而公司新地址是位于長安區秦嶺腳下的一個村子。一位當地人介紹,“這個XX新村位于長安區子午峪內,距離峪口3公里,已經進入了秦嶺山麓范圍內,在往半山坡上走了,也就是俗稱的‘山里’。”
“我開車還稍微好一點,其他沒車的同事只能乘坐一輛3小時一趟的公交車,還需步行3公里,走30多分鐘山間村道才能到達辦公室,單程通勤時間差不多2個小時,如果從最近的地鐵站打車要花五六十元,公司而且明確告知無任何通勤補助。”常先生說。
“隨后有員工提出質疑,我也給老板打了電話。10月26日,公司行政說,要堅持不了接受不了,9、10月份工資結給你,大家好聚好散,留下來的可能要根據回款情況來發工資。”常先生表示,10月27日,20多人的公司里,包括自己在內有14人簽署了離職協議。
“離職才4天就從原來同事那里得知,公司又搬回了城里,還在網上開始了招聘。”這讓常先生和那些離職的同事們感到很氣憤。“公司老板一直沒有露面,目的就是用這種惡劣的環境讓你去主動離職,如果不用這種方式的話,大家都是辭退或其他,就會正常的去要求N+1的補償。”
2 公司負責人:進山只是暫時過渡
12月31日,話人間記者聯系上了公司負責人張先生,他承認10月份確實把公司搬到了“山里”,但不可能長期在山里辦公。“因為CBD那邊的租金很貴,剛好到期了,新的辦公室正在裝修,沒有地方辦公,我們還在經營民宿,就過去暫時過渡了一周而已。”
張先生表示,下半年公司經營比較困難。“今年我個人已經墊資200多萬,一直沒有拖欠過大家工資,公司的口碑在行業內一直不錯。這個時候也希望大家能夠患難與共,沒想到很多人提出了離職,還把這個事情發到網上。”
但常先生對此說法予以否認:“當時給我們說的是,在山里的辦公周期可能非常長,到明年都不一定,如果說只在山里待一周就回新辦公室了,哪個人堅持不了?”
對于辦公環境,常先生也不認可是“民宿”:“辦公室位于一棟農民自住房的二樓,一樓就是村民兩夫妻居住,我們十幾個人就擠在二樓上班,公司女生比較多,上廁所很不方便,有時要走很遠去村里的公廁。也沒有吃飯的地方,只能靠泡面和面包解決,下班時天已經黑了,要走那種無路燈的山路,女孩子還會遇到野狗尾隨,很嚇人。”
離職后,常先生還發現自己的社保是在工作一年之后才買的,而且一些績效、加班費和帶薪年假沒有給自己計算,就與幾名同事向當地勞動仲裁部門提出了仲裁要求。
對于為何時隔兩個月才選擇爆料,常先生表示,其實視頻很早就做好了,但自己一直忙著維權。“年底很多同行都出來擇業,這時候爆料,初衷是為了讓更多的同行能夠避坑,也是警醒更多的企業。”
公司負責人張先生表示,自己已經接到了仲裁委的電話,也感到有些委屈,“現在我都想維權,但被律師勸住了,因為他們的爆料給我們現在的客戶、業務各方面也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和損失。我還想起訴他們曠工,因為工資預支是到10月底的,結果剩下那幾天你就不來了,工作交接亂得一塌糊涂。”
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認為,這種情況下員工首先要確定和公司簽訂的勞動合同中有沒有關于工作地點的約定。付建表示,如果合同中有約定,公司沒有和勞動者協商一致變更合同內容的,屬于違反合同約定,員工可以向勞動仲裁委員會提起勞動仲裁,針對類似情況,員工完全有權利提出維權要求。
“如果通勤距離和工作環境差異太大,可以認為就是變更合同,不過簽了自愿離職書,可能維權就很難了。”陜西海普睿誠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李牧洋認為,“如果員工所述屬實,把公司搬到山里,借助‘自然之力’逼迫員工辭職,這樣的做法未免有些冒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