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限售股本來是限制售賣的股票。為何要設置限售股呢?因為對部分股東來說,他們的持股成本極低,而且持股數量非常大。在實際情況下,如果這些
限售股本來是限制售賣的股票。為何要設置限售股呢?因為對部分股東來說,他們的持股成本極低,而且持股數量非常大。在實際情況下,如果這些限售股像二級市場那樣進行自由流通,那么將會導致市場突然增加了大量的拋售籌碼,對二級市場投資者并不公平。因此,對限售股來說,都會設置一定時間的鎖定期,待鎖定期結束之后才可以流通。
有的限售股卻不按照市場的規則進行操作,卻借助一些工具將自己的限售股進行出借。由此一來,限售股卻變成了不限售,跟其余流通股份一樣在二級市場中進行自由流通,卻產生出大量的拋售籌碼,對二級市場股票價格形成了很大的拋售壓力。
全面暫停限售股出借,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可以理解為重要利好。從此次規則調整的內容分析,主要強調兩點。
第一點內容是全面暫停限售股出借,且自1月29日起實施,不給部分限售股提前出借變相變現的機會。
第二點內容是將轉融券市場化約定申報由實時可用調整為次日可用,對融券效率進行限制,并從3月18日起實施。
這兩項措施的推出,將會從一定程度上堵住了之前融券機制的漏洞,避免了限售股“不受限”的問題。受此影響,對A股市場融券占比高、限售股比重高的上市公司,可能會形成積極的影響。邏輯也是很容易理解,融券出借的風險顯著降低了,限售股很難借道轉融通渠道提前變現,只能夠按照規定老老實實等待限售期的結束。
這一次全面暫停限售股出借規則的出臺,也是在去年10月新規基礎上的進一步完善。當時強調階段性收緊融券和戰略投資者配售股份出借,并且將融券保證金進行一定幅度的上調。此外,還取消了上市公司高管及核心員工通過參與戰略配售設立的專項資產管理計劃出借股份等。
新規是否有效,一方面要看融券余額是否出現顯著降低,尤其是戰略投資者的出借余額降幅比例;另一方面需要看市場環境的變化,市場行情是否回暖也是對新規最直接的反應。
這一次全面暫停限售股的出借,也是一項具有實質性的利好措施。雖然周末推出平準基金的消息落空,但起碼看到市場的糾錯能力,這也是對市場投資信心帶來了積極的影響。
從央行超預期降準到全面暫停限售股出借,A股市場政策環境持續吹暖風,對節前市場行情的走勢也是比較有利的,節前A股沖擊并站上3000點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不過,節后市場可否進一步上漲,仍需要看政策環境可否繼續吹暖風以及外圍市場環境的變化。其中,前者對A股的影響遠大于后者的影響。
全面暫停限售股出借是A股堵住融券機制漏洞的一個重要措施。但是,仍需警惕部分資金抱著“你有張良計,我有過墻梯”的想法,對資本市場可能存在的規則漏洞應該盡快修補,為散戶投資者營造出一個持續公平合理的交易環境,這也是股市行情長期向好的重要前提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