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2月12日是大年初三,民諺稱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飽,宜打掃房間、早睡晚起、燒門神紙、包合子。春節的第三天就是正月初三,人們也稱小...
2月12日是大年初三,民諺稱“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飽”,宜打掃房間、早睡晚起、燒門神紙、包合子。
春節的第三天就是正月初三,人們也稱小年朝或者叫赤狗日,古人認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因此他們對初三非常重視,稱之為“小年朝”。清代文學家顧祿在《清嘉錄·小年朝》中記述“小年朝”習俗說:“(正月)初三日為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同。”
古話說得好: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飽”
“初三睡到飽”的習俗
的確是真的
大年初一初二
走親訪友身體疲憊
我們需要在春節中期
找一天好好休息
以備有精力參加之后更多的節慶活動
而且
大年初三的許多習俗
也恰好需要人們待在家里
才符合傳統
【大年初三習俗】
1 安睡遲起
因為自大年三十除夕夜到初二期間大伙大多都守夜勞累,所以到了初三這天便可以安睡遲起,好好調理調理身體,養足精神,以備新年里精神抖擻。
2 燒門神紙
古代的人們到了大年初三這天會把過節的松柏枝及所掛的門神等一起焚化,表示年過完了馬上要開始經營生意了。所以有句俗諺說“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3 老鼠娶親
相傳正月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大日子,會聽到老鼠吱吱叫的聲音,為了不打擾老鼠娶親的好事,在該晚都會盡量提早熄燈就寢,并且在家中的廚房或老鼠常出入的角落,撒上一些米鹽、糕餅,這些東西俗稱"米妝",或稱"老鼠分錢",希望與老鼠打好交道以求今年的鼠害少一些。
4 谷子生日
民間以為正月初三為谷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5 小年朝
即天慶節。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后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6 赤狗日
大年初三是赤狗日,老一輩的人認為赤狗是熛怒之神,遇之則有兇事。“赤口”就是有口舌之爭的意思,所以在古時候為了避免招惹口舌是非,大年初三大家都專心待在家里既不出門拜年也不邀請賓客來訪。為了破解“赤口”帶來的不吉利,講究的人還會在大年初三“貼赤口”求吉祥。選一張約長七八寸、寬一寸的紅紙條寫上“出入平安”之類的吉利話貼在前門和后門的門頂上以求家中招財進寶,萬事如意。
7 吃合子
品一口合子,守一方圓滿。很多家庭大年初三都有吃合子的習慣,“合”取和和美美之意,象征家庭和美圓滿。合子的餡,常見的是韭菜、茴香、雞蛋、豬肉等。以韭菜+雞蛋、茴香+豬肉、韭菜+豬肉的組合最受歡迎。
【古詩詞里過新年】
正月初三:《正月三日郊外馬上作》宋·強至
《正月初三日》
宋·韓淲
新年喜共閑僧語,薄暮明燈下紙簾。
活火慢煎茶漸熟,呼童時把炭來添。
《正月三日閑行》
唐·白居易
黃鸝巷口鶯欲語,烏鵲河頭冰欲銷。
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
鴛鴦蕩漾雙雙翅,楊柳交加萬萬條。
借問春風來早晚,只從前日到今朝。
如今,忙碌了一年的人們,如果不想和民謠里唱得那樣“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個飽”,那也可以學學白居易,和家人朋友出門走走,賞一賞大好風光。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甲飽”
是說經過了除夕、初一和初二的熱鬧
到了初三
應該注意休息
補補覺,歇歇腳,養養神
今天您
睡飽了嗎?
春節假期即將過半,迎新春、拜大年、走親訪友,忙忙碌碌的幾天之后,是時候睡個好覺,讓身心徹底放松了。諸多習俗,大多是人們心里的祈福和預祝,在新的一年里出入平安,家中多多招財進寶。大年初三睡到飽,諸事皆安好。
上一篇:舌尖上的含“龍”量你知道多少?快來看看你都知道哪幾個?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