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溫州晚報消息 一年一度的高考今天拉開帷幕,今年,浙江高考語文、數學、外語三門科目使用全國統一命題試卷,教育部統一命題。這意味著,浙
溫州晚報消息 一年一度的高考今天拉開帷幕,今年,浙江高考語文、數學、外語三門科目使用全國統一命題試卷,教育部統一命題。這意味著,浙江高考“語數外”三科結束了長達19年的自主命題時代。
“浙江卷”回歸“全國卷”,帶來什么變化?記者采訪教育學專家和資深教師為您解答。
一年一度的高考今天開考。昨天下午,樂清市大荊中學舉辦隆重的送考儀式,在全校師生的加油助威聲中,考生們從本校出發乘坐大巴車前往樂清市區,入住考點附近的酒店。樂清交警專門借調車牌尾號為“985”的警車一路開道護送。
語文:作文將更貼近主旋律
蔡煥杰 溫州中學高三語文備課組長
全國新高考Ⅰ語文卷與教材的關聯度增大。政論文的語言特點與邏輯結構、科普文章如何兼具科學性與通俗性、報告文學的新聞性與文學性如何體現等等,這些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單元任務”“學習提示”可以在試題中落到實處。
作文貼近主旋律,不回避社會熱點,同時兼顧文化內涵。全國卷中,《紅樓夢》與《鄉土中國》這樣的整本書閱讀將進入高考,而非像過去的浙江卷僅考查單篇文本。
從題型上看,信息類閱讀分值陡增至17分。在文學作品閱讀方面,改為兩道選擇題和兩道主觀題,分值降為18分。在古詩鑒賞板塊,設置了一道選擇題。總體上看,全國卷更重視實用類文體,要求考生真正讀懂文本。
再論難度。就信息類閱讀來說,考查重點由信息的扁平化篩選(聚焦單個句子)變為對信息的整合(把握一個句群、段落的邏輯關聯)與應用(對于全篇乃至幾個文本融會貫通,在此基礎上遷移到文本之外的實際問題)。運用材料中的觀點,分析文化現象的題目成為全國卷的新寵。題目難度的增加肉眼可見。
數學:出現多選題等新題型
唐勝忠 溫州第二高級中學高三數學備課組長
浙江卷以10道選擇題、7道填空題、5道解答題布局試題。全國Ⅰ卷以8道單選題、4道多選題、4道填空題、6道解答題布局試題。從題型上來看,全國卷有多選題,使得選擇題的難度明顯提高,也使得題量明顯增加,因為每一個多選題要判斷四個選項,使運算量明顯加大。
多選題在浙江高考數學中的出現還是首次,分數設置為:錯選0分、漏選得2分、選全得5分,建議學生在對選項沒有把握的情況下先不選。
全國卷新增了情境題,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建模能力都提出比較高的要求,對學生的數學抽象思維和邏輯推理能力也提出較高的要求。
學生在考場里怕的不是難題,而是新題。對于一個難題,學生大致知道題目的套路如何,基本上還是能做的,但如果出現比較新穎的題目,使學生無從下手,這時在考場里學生就會比較慌亂,這也是學生覺得試卷難度大的一個方面原因。
從整體上看,全國卷更加靈活多變。過去,全國卷往年的試卷難度偏基礎和中等難度,特別難的題比較少,但從2022年全國I卷開始,試題難度突然加大,中等難度題比重增加。在出題方面,風格亦有較大改變,考察的知識點并不是均勻分布,比如2022年高考數學中切線的概念就多次考察。這就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數學素養,根據題目的變化加以決策來解題。
英語:閱讀理解分值有增加趨勢
滕潔瓊 龍灣中學英語教研組組長
首先,從2023年1月浙江省英語首考(2023年新高考英語過渡卷)來看,全國新高考I卷與常規浙江英語卷在試卷結構上有了較大調整:閱讀理解的語篇數與分值呈顯著增加趨勢、完形填空從30分變為15分,整卷命制呈現穩中求進原則,重點考查學生英語學科的關鍵能力和思維品質,旨在實現教學重點從答題技巧的總結到培養學生學科素養的轉變,減少機械刷題。
其次,考查內容與側重有所變化。從2023年1月浙江省英語首考來看,聽力材料的內容選取更為豐富,聽力的主播口音與設題靈活性發生變化,對詞匯轉化、派生和合成的考查有所增加。閱讀理解部分加大對考生高階思維含量、文化意識等方面閱讀理解能力的考查及語篇層次的文本精細化閱讀能力的考查。
而七選五段中句考查比重的增加,旨在引導學生關注上下文的邏輯分析及段內句間關系的準確把握。閱讀A篇信息查找類實用文體的增加,考查了新課標提出來的學生應具備的“看”這一能力和多模態文本的解讀能力。新高考改革后,讀后續寫原文不再有劃線詞,考生可以擁有更自由的發揮空間,但同時對考生的思維要求更高,評分標準的調整也在文章內容的新穎、豐富、合理、邏輯性、續寫的完整性上提出更高的要求。
從整體上看,2023年6月的新高考I卷在語篇的選材上會體現時代性、價值引領性、對學生五育并舉的引領性;在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考查上,注重核心價值的滲透,但考慮到試卷結構和以往全國為浙江單獨命制的試題有較大調整,考生需要把握好答題節奏,調整好考試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