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這幾天高考生無疑是受人矚目的,還有一類人也是。那就是考生的家長。6月8日,河北。高考結束后,環衛工母親等兒子出考場相擁而泣的一幕令人
這幾天高考生無疑是受人矚目的,還有一類人也是。那就是考生的家長。
6月8日,河北。高考結束后,環衛工母親等兒子出考場相擁而泣的一幕令人淚目了。
視頻里的這位環衛工母親,更是成為了一個關注的焦點。
不過和其他的家長略顯不同的是,她沒有靚麗的外表和精致的妝容,沒有手捧鮮花,也沒有手提蛋糕,更沒有身穿象征“旗開得勝”的旗袍。
她所能夠做的就是用一個母親的身份守護著自己的孩子。一頭花白的頭發,一身環衛工人的服裝,臉上的皺紋里寫滿了心酸。也許是剛忙完工作,連衣服都沒有來得及換,第一時間來到考點為自己的兒子加油。
母親等來了孩子,只是為孩子遞上了一瓶礦泉水,當孩子接過水的那一刻母親哭了,孩子也哭了……
也許眼淚是這對母子“互懂的語言”,此刻說什么都顯得那么蒼白無力,只有“眼淚”能夠詮釋一切復雜的心情。
試問,有哪個母親不愿意把最好的東西留給孩子?從母親的表情和淚水里看到了自責,她埋怨自己沒有能力給孩子帶來優渥的生活,也沒有能力給予更好的生存環境,面對高考的孩子只能是愧疚的淚流滿面。
孩子也是很懂事的,接過母親遞過來的水,拍了拍母親的胳膊,哽咽的說不出話。他是能夠體諒到母親的不易和難過的。并沒有嫌棄那一瓶水,沒有嫌棄環衛工母親遞過來的那一瓶水。他是懂感恩的,知道母親含辛茹苦養育自己不容易,也知道這一瓶水意味著什么,更是能體諒母親的心意,體諒家庭的困難。
一位偉大善良的母親教育出一位懂事感恩的孩子,當母親手握礦泉水出現在考點那一刻,當孩子淚流滿面的接過母親遞過來的礦泉水的那一刻,敢于面對現實,沒有向生活妥協,不在意別人異樣眼光的兩個人就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