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據中新經緯報道,天眼查App顯示,近日,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向深圳市暉迪貿易有限公司公告送達易烊千璽與該公司肖像權糾紛案件判決書。文書
據中新經緯報道,天眼查App顯示,近日,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向深圳市暉迪貿易有限公司公告送達易烊千璽與該公司肖像權糾紛案件判決書。文書顯示,法院判決該公司停止生產,并銷毀所有已生產但未銷售的印有易烊千璽肖像的宣傳物料(包括但不限于“CuVee”公仔移動電源的包裝盒等),在案涉網店向易烊千璽發表致歉聲明,并賠償易烊千璽經濟損失20萬元(含維權成本)
據報道,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與浙江省臺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聯合組建課題組,基于中國裁判文書網已公開的裁判文書,對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全國各級人民法院一審審結且公開的網絡侵權責任糾紛案件進行深入分析,并發布了相關研究報告。
在對6589份裁判文書進行剖析后,課題組發現,網絡侵權糾紛存在多個明顯特點,其中涉及肖像權的侵權案件占比最高;原告請求賠償損失的案件占比很高,但訴請精神損害賠償案件較少且訴請金額較低。
從侵權客體類型分布上看,涉及肖像權侵權的案件占比最高,為30.55%;其他依次為名譽權(13.67%)、商譽侵權(3.66%)、虛擬財產(0.36%)、商標權(0.33%)、企業名稱權(0.20%)、企業或個人征信(0.12%)、信息權益(0.02%)。
其中,涉及肖像權的案件幾乎也在逐年上漲,2018年為19件,2019年為397件,2020年為616件,2021年為726件,2022年為25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