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據環球網報道,7月3日,在由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外交學會主辦的第十一屆世界和平論壇上,中國前駐美大使崔天凱針對華盛頓近期熱衷的為中美關
據環球網報道,7月3日,在由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外交學會主辦的第十一屆世界和平論壇上,中國前駐美大使崔天凱針對華盛頓近期熱衷的“為中美關系設置護欄”一說表示,如果兩國關系已經走在錯誤的軌道上,“護欄”又有什么用?需要確保兩國關系行進在正確的道路上,“護欄”才能起作用,這需要雙方都有足夠的政治意愿。
崔天凱同時回應美國務卿布林肯近期“美國將繼續做中方不喜歡的事,說中方不喜歡的話”的有關言論稱,其實中國從來沒有指望美國說的話、做的事會讓中國喜歡,中國也從未承諾會說會做美國喜歡的話和事,但關鍵是雙方需要找到真正相互尊重、實現和平共處的辦法,“這不是誰要讓誰喜歡的問題。”
崔天凱同時表示,希望未來中美關系的走向是對兩國有利、對世界有利,要達成這樣的關系需要兩國有共同的政治意愿,而不是“我贏你輸”“你死我活”的零和心態,要在目標和路徑上有共識才能共同努力去實現。
“如果兩國關系走在錯誤軌道上,‘護欄’有什么用?”
“現在美方同事經常講,我們需要‘護欄’。我對這個說法有一定保留。因為我覺得如果兩國關系已經走在錯誤的軌道上,你這‘護欄’有什么用?我們首先要確保兩國關系行進在正確的軌道上,‘護欄’才能起作用。”崔天凱在回應一個有關中美關系前景的相關提問時表示,這需要雙方都有足夠的政治意愿,并作出足夠的努力,“我希望我們能取得進展”。
崔天凱表示完全同意中美在很多方面可以合作的觀點。他回憶稱,“我在華盛頓時,中美曾在非洲埃博拉問題上有過很務實的合作,兩國軍方的醫務人員在那些非洲國家現場都有過合作。(類似合作)為什么不能擴展到其他領域呢?”
他又表示,實際上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時,在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時,中方都曾找過美方,都希望美方能夠同中方一道合作。“很可惜,當時美方沒有接受,如果當時美方接受了我們的提議,我們兩國一起來做這些事情,現在的局面可能很不一樣。”
“中國從未承諾說話做事讓美國喜歡”
在談及中美近期接觸“重啟”時,崔天凱則表示,最近兩國間的高層交往是好事情,雙方見面坐下來談,總比不見面、不談要好。
“但我也注意到,布林肯訪華后回到美國,說美國還會繼續說中國不喜歡聽的話,繼續做中國不喜歡的事情。”他直言,“其實我們從來沒有指望美國說的話、做的事情會讓中國喜歡,我們也從來沒有承諾過,我們會說美國喜歡聽的話,會做美國喜歡看到的事情。”
“我覺得關鍵在于雙方要找到一個相互尊重的辦法來處理雙邊關系,真正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實現和平共處、合作共贏,這不是誰要讓誰喜歡的問題。”崔天凱說。
崔天凱在當天舉行的論壇上同時談及北約的前景及其擴張到亞太地區的意圖。他表示,亞太地區不需要北約,“我們不歡迎北約出現在亞太。如果北約試圖進入亞太,很可能意味著它的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