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CNN)當地時間7日報道,在當天接受該媒體采訪時,美國總統拜登稱,首次向烏克蘭提供集束彈藥是一個艱難決定,但基輔需要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CNN)當地時間7日報道,在當天接受該媒體采訪時,美國總統拜登稱,首次向烏克蘭提供集束彈藥是一個“艱難決定”,但基輔需要它們。
報道稱,白宮當天宣布,拜登已批準向烏克蘭提供集束彈藥。拜登本人在接受CNN主播扎卡里亞采訪時稱,“對我來說,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他補充說,“我與我們的盟友以及在國會山的朋友討論過這個問題”。拜登還說,“烏克蘭人正在耗盡彈藥,而我們也彈藥不足”,向烏克蘭提供集束彈藥“不是一個簡單的決定”,他認為基輔的反攻行動需要這些武器。
拜登在采訪中提到,美國并不是《集束炸彈公約》的簽署方。他刻意強調自己是接受了美國國防部的建議,辯稱提供集束炸彈并不是“永久性的”,而是一個“過渡行為”,直到美國能生產更多的155毫米口徑榴彈炮炮彈。拜登認為,基輔需要這些武器,這樣俄羅斯就無法阻止烏克蘭的反攻。
另一方面,在美國防部宣布將向烏克蘭提供包括集束彈藥的新一輪軍援后,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社交媒體上感謝拜登政府這一決定。他說,“我們感謝美國人民和拜登采取的決定性步驟,使烏克蘭更接近于戰勝敵人”。
當地時間7月7日,美國國防部負責政策事務的副部長科林·卡爾宣布,最新的烏克蘭援助計劃將提供額外的火炮系統和彈藥,包括集束彈藥(DPICM),并追加了防空彈藥、裝甲車和反裝甲武器等裝備。
集束炸彈俗稱子母彈,即在與一般炸彈同樣大小的彈體中裝入數個至數百個子炸彈,它可在空中分解,借由散布子炸彈到廣泛地區造成區域性殺傷。《紐約時報》稱,集束炸彈極易對平民造成傷害,因為在被投擲時,集束炸彈的一些子炸彈不會立即爆炸,而是散落在各處;在沖突結束很久后,一些平民、特別是兒童可能會碰到這些啞彈,這時炸彈可能爆炸造成傷害。目前全球有123個國家簽署了禁止使用集束炸彈的國際條約,包括美國的大部分盟友英國、法國、德國等,但是美國、烏克蘭和俄羅斯沒有禁用這種武器。
《華盛頓郵報》稱,針對集束炸彈的子炸彈未爆率較高而對平民構成危險的關切,五角大樓發言人萊德6日稱,美軍庫存中有多種批號的集束炸彈,“我們正在考慮提供的不會包括未爆率超過2.35%的較老批號”。他聲稱,向烏克蘭提供集束炸彈將幫助該國提高“反裝甲和殺傷能力”,“顯然,這種能力在任何類型的進攻中都會有用”。
而在一年前,美國可不是這么說的。《紐約時報》稱,俄烏沖突開始5天后,時任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在被問及俄羅斯使用包括集束炸彈在內的非常規武器時說:“如果這是真的,這可能會構成戰爭罪。”
上一篇:抑郁癥如何“毀掉”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