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你是否想過在工作日的早晨,一群輪椅浩浩蕩蕩向寫字樓駛來的畫面?這可能過于震撼,也可能太過離奇,但這樣的畫面可能變為現實。近日,有關
你是否想過在工作日的早晨,一群輪椅浩浩蕩蕩向寫字樓駛來的畫面?這可能過于震撼,也可能太過離奇,但這樣的畫面可能變為現實。
近日,有關#開電動輪椅上下班可行嗎#的話題在網絡上掀起了不小的熱度。在大眾的認知里,輪椅是為特殊群體專門設計的出行工具,可在今天卻搖身一變成為了代步工具。
這樣的出行方式,真的靠譜嗎?
月銷2000+
新型代步工具現身馬路
“電動輪椅上下班真是太爽了!”
“電動輪椅才是最好的交通工具。”
在多個互聯網平臺上,各大博主們都在為電動輪椅做宣傳。這些電動輪椅頻頻出現在高校、食堂、商場、寫字樓里,甚至還成群結隊,在一些道路上“賽輪椅”。
在電商平臺上一些電動輪椅的問答區,不少消費者也都對電動輪椅展現出了濃厚的興趣。“想買一個上下班,停靠方不方便?”“續航和速度怎么樣?”
甚至有買家測速到了80km/h,開玩笑說下一步準備直接上高速公路測速。
據什么值得買站內數據也顯示,今年“618”期間,電動輪椅品類增長較為明顯,相關商品GMV(網站成交金額)同比提升44%,其中3000元左右的產品更受消費者青睞。
在電商平臺按銷量排序,榜單排名第1的電動輪椅月銷量已經超過2000臺。
隨著電動輪椅的熱銷,不少企業都盯上了這塊“蛋糕”。在電商平臺上,除了像魚躍這樣傳統生產醫療器械的品牌外,包括聯想、老牌自行車品牌鳳凰等,都在“跨界”推出電動輪椅。
看上去,這個可行、可坐、可躺,速度夠快,還能上下班的新型交通工具確實值得一買。
可是它真的安全嗎?
上路“特權”多
電動輪椅產品良莠不齊
傳統輪椅或走或停,或快或慢,全靠坐輪椅的人或推輪椅的人一手控制。
而對于電動輪椅,除開人為控制外,自身的安全系統也在影響著運行。
例如就剎車系統而言,目前市面上的電動輪椅主要配備了電子剎車和電磁剎車兩種剎車裝置。電磁剎車可以做到哪怕輪椅在斜坡上沒電了,也能停住不溜坡,對人來說更安全。而一些入門款的電動輪椅一般配置的是電子剎車,要是輪椅沒電了,電子剎車就會失效,有極大的安全隱患。
更何況,不少商家在宣傳電動輪椅時聲稱時速只有6-8km/h,但從用戶的反饋來看,似乎要“更快”一些。
雖然有科普博主表示,判斷一款電動輪椅安不安全,可以看它是否具備這幾個配置:防后傾輪、安全帶、防滑輪胎、電磁剎車、無刷電機、鋰電池、有延遲設置的控制器。
但更為嚴重的是,電動輪椅目前在相關管理條規上并不屬于交通工具,那也就意味著,如果使用電動輪椅出行,會還擁有各種“特權”:不用上牌、可在人行道行駛,也不用專門戴頭盔……
看似非常方便,實則是增加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風險。
不被交規管轄
但影響交通效率,增加安全隱患
隨著電動輪椅的走紅,一系列的問題也接踵而至,坐電動輪椅能否出行?目前如何管理?開它上路是否違反交規?
北京交管12123對此做出了答復:“目前,納入交規管理的只有殘疾人機動輪椅車(俗稱殘摩),這類車主要以汽油作為燃料,需要進行登記。電動輪椅并不屬于交通工具,因此并不會按照機動車和非機動車進行管理。”
但無法按照現有交通法規對電動輪椅進行管轄的事實,似乎并不能成為電動輪椅作為新型出行工具的理由。
因為這其中最大的問題是,無論是否為電動,輪椅本身并不適合作為交通工具來使用。
電動輪椅占用空間大、通行效率更低,目前也并未設置電動輪椅的專用停靠位,某些電動輪椅所占用的空間,甚至抵得上三臺小型電瓶車。況且電動輪椅的操控性和穩定性不夠,更容易翻車和撞到行人。同時也缺乏相應的保護裝置,安全性也更低。
據中新財經消息,北京市時代九和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閆兵表示,電動輪椅設計初衷是服務殘疾人,但并沒有規定只有殘疾人才可以購買使用電動輪椅。行動不便但尚未構成殘疾的老年人也是電動輪椅的主要使用群體。
“如身體健康的人駕駛電動輪椅上路,目前只能從道德層面評價。”
閆兵還稱,民事法律領域的一個基本原則是“法無禁止即可行”,所以身體健康的年輕人駕駛電動輪椅進入公共道路,或許可以從安全隱患及公共交通的運轉效率角度給予消極評價,但不應認定為違法。
從律師的專業解讀中可以看出,現階段不管理、不禁止,只是因為未有大批的電動輪椅上路,不至于影響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
一旦出現大量使用電動輪椅作為交通工具的情況,甚至成為交通管理黑洞,阻礙交通效率、影響交通安全的時候,你認為電動輪椅可以作為交通工具上路嗎?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