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7月14日法國國慶日這天,印度總理莫迪作為主賓國元首同馬克龍共同觀看閱兵式,還被授予法國最高榮譽勛章。馬克龍強調了兩國緊密的戰略伙伴
7月14日法國國慶日這天,印度總理莫迪作為主賓國元首同馬克龍共同觀看閱兵式,還被授予法國最高榮譽勛章。馬克龍強調了兩國“緊密的戰略伙伴關系”,并將印度稱作“將在未來發揮決定作用的歷史巨人”。不過馬克龍給予莫迪的高規格待遇,也引發了法國國內部分人權和政界人士的不滿。
綜合法新社和路透社報道,在14日上午10點開始的閱兵式上,印度武裝部隊派出了由240名成員組成的徒步方隊,印度空軍也派出了三架法國制造的“陣風”戰機參加飛行表演。當天晚些時候,馬克龍與莫迪在愛麗舍宮舉行會談,倆人還將在盧浮宮博物館共進晚宴。
今年是法國和印度建立戰略伙伴關系25周年,兩國在防務、太空、氣候變化等領域的合作引發外界關注。
“我們正在慶祝兩國建立戰略伙伴關系25周年,我們還在準備未來25年的路線圖。”莫迪在愛麗舍宮對記者表示,法印是天然的合作伙伴,加強與法國的經濟關系是印度的優先事項,防務合作是兩國關系的關鍵支柱,印度正在考慮與法國聯合生產包括直升機在內的國防裝備,并在小型模塊化核反應堆領域開展合作。
就在法國國慶日前夕,印度宣布初步批準購買三艘法國“鲉魚”級常規潛艇和26架“陣風”戰斗機,試圖為莫迪訪法“預熱”。知情人士透露,這批軍購的總價值達到了近98億美元。
當天晚上,馬克龍在晚宴前的講話中表示,印度是法國的“緊密的戰略伙伴和朋友”。
“今年法國與印度迎來兩國建立戰略伙伴關系25周年,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兩國間傳統的信任關系”。“(印度)這是世界歷史上的巨人,將對我們的未來發揮決定性作用。”
馬克龍還稱,法國和印度對造成國際社會分裂的風險有著共同的擔憂,結束沖突恢復持久和平符合兩國的共同利益。
不過,莫迪此次法國之行并未獲得所有人的歡迎。例如法蘭西24電視臺援引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賈夫雷洛特的話稱,盡管印度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的稱號,但在莫迪的領導下,印度的民主機構正在逐漸失去獨立性。
“不屈法國”黨黨首梅朗雄對印度政府對待穆斯林的政策表達不滿。法國人權聯盟(LDH)著重抨擊了莫迪政府的少數民族政策,譴責法國政府對莫迪發出邀請,稱其“發出了災難性的信號,否定了民主價值觀”。
與此同時,法國《解放報》刊登了綠黨政客撰寫的評論文章稱,盡管存在地緣政治和發展雙邊關系的需要,但馬克龍完全忽略了“印度次大陸當前內部的政治背景”,選擇印度總理擔任國慶日主賓堪稱自私之舉。
有專家認為,出于現實政治的考慮,預計馬克龍在莫迪訪法期間不會討論人權問題。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讓-呂克·拉辛(Jean-Luc Racine)說:“貿易、投資和武器基本上是推動印法關系的現實政治的關鍵。”“法國的外交政策由總統制定。愛麗舍宮確實時不時會考慮到人權因素,但基本上世界就是這樣,這是一個現實的政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