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7月17日,有學生向話人間反映,他在廣州一所職校培訓期間,有同學在食堂飯菜中吃出膠質異物,懷疑是避孕套。17日晚,校方工作人員回應話人
7月17日,有學生向話人間反映,他在廣州一所職校培訓期間,有同學在食堂飯菜中吃出膠質異物,懷疑是避孕套。17日晚,校方工作人員回應話人間記者稱,經初步調查,該異物系鴨子的眼球膜,校方已將相關樣品保留,并向家長和學生解釋說明此事。
上次江西某高校食堂“指鼠頭為鴨脖”轟動一時,現在廣東有學生吃出疑似“膠質異物”,食堂稱是“鴨子眼球膜”,不少網友說,怎么又讓鴨子來背黑鍋?
異物是“避孕套”還是“鴨子眼球膜”,這兩者在現場不難分清,但是,僅憑圖片或視頻識別難免出現偏差。有網友認為是“鴨子眼球膜”,但馬上有人反駁“眼球膜都這么大,該多大的鴨子?”一般而言,如果學生懷疑餐食中有異物,工作人員當著學生的面,由工作人員沖洗干凈,一起見證是什么就行了,是一件很簡單的事,為什么學校要自己單方面給出答案呢?
更奇怪的是,學校表示,已問責全體廚房員工并進行扣錢處罰,對于涉事廚師予以開除處理。如果異物真的是“鴨子眼球膜”,那為什么要對廚房員工問責,還開除廚師?學校還表示,將成立專門的小組進行內部調查,包括追蹤原材料供應鏈、排查可能的操作失誤和檢查食堂流程。這更讓人懷疑了,沒出事查什么?
不少網友認為,如果異物真的是“鴨子眼球膜”,學校就不應該如此大動干戈。所以,一些本來將信將疑的人,現在反而都懷疑異物不是“鴨子眼球膜”,而是認為學校在掩飾什么。
前車之鑒還在,這件事學校還真不能自說自話。學生要求“第三方的檢測報告”,這個是正當要求,并不過分,為什么不能滿足呢?有記者詢問有關該異物的鑒定是由哪家機構作出的、是否上報屬地市場監管部門,工作人員并未作出明確回復。如此支支吾吾,對澄清事實并沒有什么益處,反而讓人感覺底氣不足。
今年6月,有網友發視頻稱,重慶市秀山縣中醫院食堂盒飯中疑似吃出老鼠頭,接到輿情通報后,當地第一時間會同相關部門查封了實物,并展開調查核實工作。經認定,該異物為老鼠頭。如此快速介入處理,并給出權威結論,就贏得了輿論的掌聲。
食品安全大于天,相關事件往往會受到輿論的廣泛關注。眾目睽睽之下,白的既不可能說成黑的,想把黑的說成白的蒙混過關更不可能。
因此,異物到底是“鴨子眼球膜”還是“避孕套”,或是其他什么東西,應該由權威部門來給出答案。好在學校稱“已將相關樣品保留”,當地主管部門有必要介入此事,對異物進行認定,并將結果對外公布,取信于民才好。
如果異物非食材,學校真應該嚴格追查流程并問責,處理有關責任人,主管部門對學校也要作相應處罰。如果異物真的只是“鴨子眼球膜”,那就說明學校在應對輿論方面有失誤,更應該反省。
上一篇:一副眼鏡動輒上千 誰在收割近視眼
下一篇:群眾反映學托泛濫 教育局要求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