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說多錯多這點在娛樂圈真的體現得淋漓盡致。《護心》播出后,周也和侯明昊為了宣傳新劇,頻繁接受采訪直播,但也給她帶來不少爭議,先是周也
“說多錯多”這點在娛樂圈真的體現得淋漓盡致。
《護心》播出后,周也和侯明昊為了宣傳新劇,頻繁接受采訪直播,但也給她帶來不少爭議,先是周也在采訪中說錯侯明昊演的角色,他曾在《盜墓筆記之怒海潛沙&秦嶺神樹》飾演吳邪,周也估計沒有看過,但在采訪中被問到對他的網絡印象時,她的回答是“你演了我的張起靈。”
侯明昊聽到后小聲的湊近她糾正“我演的是吳邪”,還發了微博再次回應強調,這部劇播出時并不是特別火,估計周也沒有看過,采訪時被問到隨口一說還說錯了,這就有點尷尬了。
剛說錯侯明昊演的角色,昨晚周也侯明昊直播,她又說錯了“懺悔”,她把chan悔讀成了qian(四聲)悔,而且不止一次,是4次之多,聽得觀眾都替她覺得尷尬。
侯明昊也意識到她說錯字了,又不好意思直接點出,在她說了四次之后,自己糾正讀了一遍chan悔,加上工作人員提示,周也才意識到自己讀錯字了。
之后周也慌了,在直播間拼命解釋,是工作人員跟她說新劇熱度值突破九千,侯明昊也在直播中不斷道歉,她太過激動,才把懺悔讀錯了。
在讀錯字引發爭議后,粉絲也解釋她只是嘴瓢,還科普了她的學歷,她是正經本科畢業,加上她已經連續幾天早上五六點開工,半夜收工,太累了,加上過于激動才會嘴瓢讀錯字。
但粉絲越解釋,網友越逆反,如果只是讀錯一次還能理解,但懺悔并非生僻字,她連續說錯四次,很明顯就是不認識這個字,并非嘴瓢,而且她是經過別人提醒才反應過來,用嘴瓢來遮掩錯誤,很明顯說服力不夠。
這幾年娛樂圈藝人讀錯字、寫錯字的現象屢見不鮮,還衍生出了“絕望的文盲”這個詞,若是生僻字網友還能理解,常見字還讀錯就很不應該了。
前些日子黃磊女兒黃多多在專欄《陪你多讀書》視頻中,50秒讀錯6個字,把“眺望”讀成“盤望”,“嘗試”讀成“學試”,“怯怯”讀成“悄悄”……一個高二的學生這么多常見字都不認識,頓時在網上引起巨大爭議和批評。
為此黃多多的讀書欄目也發文道歉,稱感謝大家的指正和批評,為了不造成錯誤傳播,他們已經把相關視頻刪除,之后也會自我提升,避免再出現這樣的錯誤。
王鶴棣成名后,也多次因讀錯字引發爭議,他曾把兌換讀成yue換,還在節目里把“河堤”讀成“河提”,旁邊嘉賓糾正,還調侃他“你念點書吧”,粉絲還賣慘他是在拍戲時眼睛受過傷,加上本身有點近視,看不清小號字體,還被人斷章取義嘲笑,但這解釋還不如不解釋。
王俊凱也曾在演講時把蒞(li)臨,讀成wei臨,對家沒少拿這個點來黑他。
更離譜的是張含韻曾把“憧憬”讀成“撞”憬,主持人都看不下去,糾正提醒她正確讀音,不過那時候她才16歲。
13年劉詩詩曾在《步步驚心》續集《步步驚情》片花中,把“沮喪”讀成了“且喪”被批沒文化,隨后劉詩詩發博道歉,稱“口誤,會糾正,正片不會再犯”,但也因此劉詩詩至今被嘲“且喪姐”。
更離譜的是吳克群曾在演唱時,把“尷尬”唱成“監介”,但他澄清自己是故意這么唱的,后來臺灣辭典中,還注明尷尬又音“jiān jiè”引起不小爭議。
內娛讀錯字的藝人數不勝數,像楊冪、朱一龍、蔡徐坤、楊洋等等,其實現實生活中嘴瓢讀錯字的現象也常有發生,粉絲沒必要洗,大方承認錯誤 ,改正就好,強行辯解反而容易引起大眾反感,周也也長點心吧,再錯“文盲”這個標簽就要立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