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7月28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簽署法案,將其官方圣誕節從東正教傳統的1月7日移至12月25日,進一步向西方看齊。烏克蘭
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7月28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簽署法案,將其官方圣誕節從東正教傳統的1月7日移至12月25日,進一步向西方看齊。
烏克蘭“去俄羅斯化”又有大動作了!
綜合外媒報道,當地時間28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簽署法案,將其官方圣誕節日期從東正教傳統的1月7日移至12月25日,進一步向西方看齊,與俄羅斯決裂。
改變圣誕節日期是烏克蘭近年來為遠離莫斯科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中的最新一項,頗為“濃墨重彩”。這次法案還將烏克蘭國家日從7月28日移至7月15日,將國家保衛者日從10月14日移至10月1日。
烏克蘭最高拉達(議會)網站對更改圣誕節日期法案的解釋性說明寫道:“為自己的身份進行不懈而成功的斗爭,有助于(實現)每個烏克蘭人都按照自己傳統和節日過自己生活的渴望”。
說明還稱,該法律的目的是“放棄俄羅斯強加的在1月7日慶祝圣誕節的傳統”。
其實,圣誕節日期的差異主要與東正教會采用的歷法有關。俄羅斯、烏克蘭等部分國家的東正教會仍在使用傳統的儒略歷,由于當前該歷法的日期要比公歷晚13天,因此這些以東正教為主要宗教的國家會在每年1月7日慶祝圣誕節。
據報道,至少從17世紀起,烏克蘭就一直處于莫斯科的精神領導之下,但在俄羅斯吞并克里米亞后,烏克蘭東正教會的一部分與莫斯科決裂。
在俄烏沖突爆發后,俄羅斯東正教多次公開支持俄軍的“特別軍事行為”,強調在烏俄語人群受到壓迫,北約沒有兌現“不東擴”的承諾。這種表態又引起烏克蘭東正教會的不滿,該教會在今年5月宣布與俄羅斯決裂,“完全脫離”俄羅斯東正教會。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有報道稱,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前,烏克蘭就已經有三分之一的東正教信徒希望效仿西方基督教國家,按照公歷日期慶祝圣誕節。如今這一想法借俄烏沖突得到了官方的支持而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