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8月1日晚,一份居民自發整理的統計信息顯示,丹佛爾灣小區仍有58戶住戶受困。一位受困居民的家屬表示,目前得到解救的主要是處于外圍的樓宇
8月1日晚,一份居民自發整理的統計信息顯示,丹佛爾灣小區仍有58戶住戶受困。一位受困居民的家屬表示,目前得到解救的主要是處于外圍的樓宇。一位受困者家屬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自己的兩位75、76歲的親屬還未救出,現場還有90歲的被困老人。
負責幫助救援隊對接應急管理局的志愿者李萍對南方周末表示,涿州市應急管理局也受洪水浸泡而斷電,通訊信號也十分差。在和當地斷斷續續的聯絡中她得知,應急管理局的公章“在另一棟大樓內,中間水很深,正安排工作人員涉水去取”。
2023年7月31日,受臺風影響,京津冀遭遇強降雨。31日晚,央視《新聞1+1》節目,白巖松連線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副指揮、應急管理局副局長劉斌。劉斌表示,房山區面臨空前防汛壓力,大石河流量達到“7·21”時的三倍。
大石河位于北京市房山區,下游稱為琉璃河,流入河北省涿州境內。
涿州為保定市代管縣級市,位于京畿南大門。全境地處太行山前傾斜區,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境內地形西高東低,地勢相對平坦,最高海拔69.4米。市內河流較多。
涿州市遭受洪澇侵襲嚴重。南方周末記者采訪了解到,7月31日晚,在河北涿州市碼頭鎮,“濱水而居”的丹佛爾灣小區內有多位居民被困房屋內。8月1日晚,一份居民自發整理的統計信息顯示,丹佛爾灣小區仍有58戶住戶受困。一位受困居民的家屬表示,目前得到解救的主要是處于外圍的樓宇。一位受困者家屬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自己的兩位75、76歲的親屬還未救出,現場還有90歲的被困老人,隨著天色轉晚,下一步的救援存在很大不確定性,希望更多社會救援力量予以關注。
8月1日上午,市區內有居民小區出現墻體垮塌,農村地區則有多個村莊居民來不及撤出遭困。根據涿州發布公眾號,截至8月1日上午10時,全市受災人數133913人。對于轉移工作中出現緊張和焦慮情緒的群眾,涿州市有關單位及時疏導化解,持續做好動員轉移工作,確保全部人員安全有序轉移。
村民:“水來得太突然了”
碼頭鎮在涿州市北側,名為“碼頭”,水系豐富。
北園子村距離丹佛爾灣小區約五公里,位于琉璃河東側。村民齊宛注意到,從31日上午7點開始,村里就有了一些積水。
根據涿州發布公眾號,7月29日8時-31日13時,涿州市出現強降雨過程,平均降水量達到301.8毫米。
水是從31日下午突然漲起來的。
31日11時,北京升級發布洪水紅色預警,全市河道均在行洪,提醒請市民遠離河道。8月1日上午,涿州市應急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員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上游泄洪是導致碼頭鎮31日水位上漲的原因之一。
根據涿州發布信息,受上游洪水過境影響,涿州市河道行洪和城市內澇風險加劇,境內北拒馬河、小清河、白溝河等多條河流流量較大,小清河分洪區、蘭溝洼蓄滯洪區已相繼啟動。
齊宛回憶,整個白天,水位都不緊不慢地上漲,到了下午6點多,村領導通知各戶收拾好東西,“等待撤離”。
但是這一等,并沒有等來正式的撤離通知,反倒是水位上漲突然加速了。到了晚上10點,齊宛駕著車回村里接家人離開,卻發現水深已“一人高了”,人走不出來。到了凌晨2點,水位進一步漲到了3米,全村幾百人就這樣被困住了。齊宛不得已,發微博尋求幫助。
8月1日中午,北園子村一位村干部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救援隊已經抵達村子,有4條船參與救援,尚有多人被困。緊張的局勢已有所緩解。該村干部稱,自己雖然提前通知了村民,但“水來得太突然了”。
同在碼頭鎮的沙窩村位于琉璃河西側,8月1日上午,村民金良發給南方周末記者的圖片顯示,橙黃色的洪水已經沒過了沿街房屋的圍墻,原先的二層小樓只剩幾處屋頂露出水面。
金良對南方周末記者稱,村內“90%的人未撤出”。同樣的,昨天雖然通知撤離,但是水來得太急,下達通知3小時后就漲至無法撤離的高度了。
南方周末記者嘗試致電沙窩村一魏姓村干部核實情況,但截至發稿未能撥通。在被洪水圍困的涿州村莊中,因斷電、斷信號而通訊中斷的情況屢屢發生。
8月1日下午三點半,兩艘藍天救援隊的救援船來到了沙窩村。救援隊回復南方周末記者,現在往外挪了幾個人,估計還有400多人被困,數目“只多不少”。天黑了,大多數人手機已沒電,即將失聯。
根據涿州發布信息,小清河分洪區共轉移8.6萬人,目前已完成轉移8.31萬人,剩余0.28萬群眾正在陸續轉移,預計8月1日18點前轉移完畢。蘭溝洼蓄滯洪區已經轉移4.2萬人。
市區:臨水小區被洪水包圍
在涿州市區,情況同樣嚴峻。市區北側的雙塔街道團結小區位于北拒馬河北岸,居民馬偉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 7月31日晚,洪水沿河而來,沖垮了小區與河岸公園之間的圍墻。8月1日下午,馬偉提供的現場照片顯示,洪水已漫至居民樓的二樓樓梯口處。居民樓最高的有6層,大家暫時向高樓層躲避。
直到8月1日18時,團結小區仍然未等到救援隊前來。馬偉自己不在現場,他通過妹妹和父母斷斷續續的聯系了解到,曾經有皮劃艇嘗試劃進小區救援,但因水勢太大而暫時撤退。他向南方周末記者發了一個嘆氣的表情。
團結小區向東100米是水尚仁佳小區。8月1日,水尚仁佳小區的一則視頻在社交媒體平臺引發關注:地庫塌方,樓房被洪水包圍。水尚仁佳小區同樣沿河而建,離河更近。
馬偉給南方周末記者發來的一條航拍視頻顯示,河岸周邊的小區已是一片澤國,被譽為涿州八景之一的“拒馬長虹”永濟橋(俗稱大石橋),只能勉強與水面持平,成了“棧道”。
8月1日上午9時許,兩支從山西出發、原計劃支援北京房山區的藍天救援隊臨時決定改變行程,抵達涿州。他們成為最早來到涿州的外地救援隊伍之一。
一下高速,太原尖草坪區藍天救援隊副隊長馬晉鑫就在路口被涿州市民攔下了。他們被帶到了市區的城西大街,馬晉鑫看到,整條街的一層都被洪水浸泡著,平均水深2至3米,最深處可達6米。群眾們大多躲在二樓或樓頂。
馬晉鑫和隊友們開著沖鋒舟搜索被困人員,再逆著水流將他們送至幾公里外的旱地。上午共救出了30多人。
多支民間救援隊前往涿州,但卡在“邀請函”上。
多位民間救援組織的志愿者對南方周末表示,按照規定,外地的民間救援隊跨省救援前需要向事發地的應急管理部門開具邀請函,隨后再向屬地的應急管理部門報備。得到批準后,救援隊方可出發。
兩支山西的救援隊原計劃是支援北京,因此手續未全。他們向一位當地應急管理局的工作人員申請開函,被婉拒。
一家山東的救援隊表示,他們也難以從當地應急管理局開到邀請函。作為替代,他們從一家民政部門主管的社會團體處開到了邀請函,正等待山東當地應急部門批準。如今,隊伍在距離涿州有6小時車程的一座山東中部城市待機,等待出發命令。
由于災情影響通訊,申請開函的時間難以把握。
一位江蘇的獵鷹救援隊工作人員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他們1日上午申請開函,11點左右就成功從涿州市應急管理局開出了邀請函。但她同時表示,由于當地通訊癱瘓,邀請函過了好幾個小時才傳送到救援隊的手上。
這一信息也得到了其他人員的確認。負責幫助救援隊對接應急管理局的志愿者李萍對南方周末表示,涿州市應急管理局也受洪水浸泡而斷電,通訊信號也十分差。在和當地斷斷續續的聯絡中她得知,應急管理局的公章“在另一棟大樓內,中間水很深,正安排工作人員涉水去取”。
等待救援的市民、村民有的也困在了邀請函一事上。李萍表示,除了屬地和當地兩處應急管理部門開具的邀請函外,部分救援隊可能還會向求救的村莊、街道單獨要求邀請函。“主要是因為以前的救災中,夸大災情的情況比較常見,救援隊去了以后發現什么事兒沒有。所以需要當地開一個邀請函作為保證。”
金良就被救援隊要求出具邀請函,但是鎮政府的公章“被沖泡找不到了”。在電話里,這個29歲的男人哭出聲來,“很多救援隊都管我們要這個函,我快急死了,還有很多老百姓困在村里。”
8月1日下午,一位當地應急管理局工作人員提到,河北省已經派了三支救援隊伍。
根據涿州發布公眾號,涿州市成立了28支共計8755人的應急搶險隊伍,并與駐涿部隊和藍天救援隊等專業救援隊伍通力協作,全力做好救援保障。目前,城區一個、小清河蓄滯洪區兩個、蘭溝洼蓄滯洪區一個共四個重要點位,全部配備了沖鋒舟和大型救援設備,并安排部隊官兵和專業應急搶險隊伍24小時待命值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