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自7月起,共享充電寶每小時收費4元太貴了、共享充電寶用完了只給手機充了30%等話題頻繁登上微博熱搜,引發(fā)了對共享充電寶的定價爭議。共享
自7月起,“共享充電寶每小時收費4元太貴了”、“共享充電寶用完了只給手機充了30%”等話題頻繁登上微博熱搜,引發(fā)了對共享充電寶的定價爭議。
共享充電寶是在“共享”概念火熱的時候崛起的細分領域。2017年,隨著共享經(jīng)濟的熱度不斷攀升,已經(jīng)摸索了幾年的共享充電寶也被資本看中,在資本的推動下,共享充電寶在各地快速布局。當時,用戶前30分鐘甚至1小時都是免費的,超出規(guī)定時間后1元/小時,每天最高收費為10元。
艾媒咨詢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餐廳、酒吧、甜品店等餐飲場所是消費者使用共享充電寶的主要場景,使用率超過五成,其次是KTV、電影院等室內(nèi)娛樂場所和商超。機場、火車站等跨城交通場所和景區(qū)游樂園等有室外長時間停留需求的場所也是共享充電寶的重點場景。
然而,共享充電寶的價格卻并不“平民”。在上海,共享充電寶價格一般在3-5元/小時,在熱門景區(qū)和商圈,其周邊共享充電寶價格高達7元/小時,在酒吧,價格甚至達到8元/小時。
即使按照最低3元/小時的價格算,共享充電寶5年來價格也漲了3倍。
除了價格昂貴之外,更加讓人不滿的是共享充電寶的性價比。與家用充電寶不同,共享充電寶的充電速度慢已經(jīng)成為了公認的事實。有網(wǎng)友“吐槽”,以前用快充頭只要20分鐘就能把手機充滿,而用共享充電寶時只能保證手機不斷電。
另外,共享充電寶標注的24小時價格,性價比很低,有網(wǎng)友說共享充電寶里的電用完了,手機電量也只增加了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