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四川省涼山州甘洛縣,因為一位名叫木乃約熱的少年成功被北京大學錄取,這座名不見經傳的小縣城走入了人們的視野。作為縣城內有史以來第一位
涼山州甘洛中學木乃約熱同學,今年以681分的高考成績,被北京大學工科試驗班錄取。他成為甘洛建縣以來,在本地就讀考上北京大學的第一人。
“人這輩子,始終是有一段時間是吃苦的,你現在愿意吃學習的苦,將來就會少吃生活的苦。”7月20日,川觀新聞記者聯系上甘洛中學語文老師甘虹時,她說,曾經反復在班上講過的這句話,肯定有不少學生聽進去了,而木乃約熱絕對是其中之一。
當知悉木乃約熱考上了北京大學,甘虹在欣慰的同時,反倒并不驚訝。“他非常上進,學習方法特別好,也很刻苦。”甘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木乃約熱是自己從教15年以來,所教學生中第一個考上北京大學的學生。
當天,記者采訪了甘虹、木乃約熱和當地教育主管部門等,了解這個大學生背后的教育路。
取得高分
四科成績中最滿意的是英語
時間退回到一周前的7月13日,當晚木乃約熱就開始查詢錄取結果,一直到7月15日下午,終于查到了錄取信息。這位家住甘洛縣新市壩鎮巴拉村的小伙,在學校努力學習,每次回到家,也總會主動幫家里干農活。在被錄取之前的這段時間,他每天都在地里扯豆子、割豬草、除草。
翻看木乃約熱的高考成績:語文123分,數學127分,英語140分,理綜271分,總分661分;加上民族地區加分20分,總分為681分。
“四科成績中,我最滿意的是英語,不是因為成績高,而是代表了我的努力和汗水。”木乃約熱告訴記者。
木乃約熱出身于普通家庭,父親在外打工,母親在家務農,家中條件并不寬裕,經濟壓力較大,曾經是貧困戶,2020年脫貧退出。
“小時候不懂事,整天就知道玩,后來年齡大點了,才開始有了認真學習的意識。”木乃約熱說,剛在村里上小學時,他很不喜歡讀書,甚至有些厭學,“感謝我的爸爸媽媽,雖然他們都沒有怎么讀過書,但深知學習和知識的重要,一直努力供我們幾兄妹上學。”
父母的支持,讓木乃約熱努力縮小和優秀同學之間的差距。以英語為例,木乃約熱從初中才開始接觸英語,一開始覺得特別難,但他迎難而上,為了提高英語成績,在冬天的早上,他很早就起床在校園的路燈下讀背單詞,有很多次坐在路燈下累到睡著。就這樣一步一個腳印,他的英語成績進步明顯,直到高考時取得了140分的高分。
得知自己成功被北京大學錄取之后,木乃約熱心情十分激動,覺得自己這么多年的付出和努力值了。
高中老師:
“這孩子懂感恩,從來不上補習班”
“我的高中班主任是數學老師,平時對我的學習和生活非常關心,物理老師教會了我很多學習方法,語文老師會給我們講很多人生道理……”說起自己高中的老師,木乃約熱滔滔不絕,言語中對他們都是感激之情。
川觀新聞記者聯系上語文老師甘虹。她很欣慰:“其實我很多次給同學們講這些道理,木乃約熱是認真聽進心里了的。”
“木乃約熱初中開始就在我校就讀,我從高一就是他的語文老師。其實剛進高中時,不管是總分還是語文,木乃約熱并不是成績最好的學生。”甘虹說,他非常上進、刻苦,性格也很活潑開朗。此外,學習方法特別好,每次自己發現有不懂的地方,有做錯的地方,他要么會來問老師,要么會自己想辦法弄懂,從不會把沒懂的地方積累下來。
甘虹老師經常會和同學們說,外面的世界到底有多大、變化到底有多快,不去見識一下就很難想象;要通過努力學習,去見識更廣闊的世界,不要一直保持著短淺的目光。
“木乃約熱還有個特點,從來沒上過任何補習班、培訓班,他上課特別認真,課后認真反思,不盲目刷題,有針對性地做練習題。”記者電話采訪結束后不久,甘虹老師又向記者發來短信補充。
兩年間,兄弟倆分別考上名校
“感恩那些路上一直幫助我的人”
木乃約熱的學習,父母基本沒操過心。“他們不怎么懂,我媽媽沒有讀過書,但他們都很鼓勵我們兄妹。”他說,他們可能都不清楚北京大學是一所什么樣的學校,反正最近都很高興。
“爸爸之前在外務工,主要是做噴漆。媽媽在家務工,有三四畝地,種植了玉米、辣椒、豆子等,喂養了雞鴨等家禽。”
“哥哥大我兩歲,他一直是我學習的榜樣。”木乃約熱說,哥哥阿木克熱大自己兩歲,現在是華中科技大學的學生,今年9月開學后大三。
不知是緣分還是巧合,阿木克熱兄弟二人的高考成績僅有一分之差(哥哥2021年高考分數662分)。
哥哥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人,在他的引導下,三年前,木乃約熱順利升入甘洛中學初中部,意識到自己的成績的不足,就更加努力去縮小與優秀同學之間的差距,發現問題和不足之處了也會積極改正。
進入高中以后,木乃約熱在一個全新的班級中不斷去磨礪自己,很多事情都是盡力而為,以此來達到自己的追求和理想。
“回首過往,感覺自己的付出也得到了回報,一切都值得了。”他說,沒有辜負家人、老師和同學的期望,特別是含辛茹苦的父母,他想對父母說一聲,謝謝你們。
對于即將進入學校的準備,木乃約熱說,在學費等方面都在做準備,如果不夠,也會通過助學貸款等方式解決,進校后爭取做一些兼職,補貼家用。
全縣首個“北大生”
側面折射全縣教育突破
“祝賀木乃約熱同學,他是甘洛建縣以來,在本地就讀考上北京大學的第一人。”甘洛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倪銘說,這不僅是全縣的驕傲,也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了一個少數民族縣在教育方面的突破。
他說,甘洛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把教育作為推動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和全局性工作,聚焦“辦人民滿意的教育”這個目標,對各個教育階段的目標都進行了細化,其中高中的目標是“提升”。
此外,甘洛還用好“組團式”幫扶資源。21名來自德陽綿竹、寧波奉化的教育名師,堅持“輸血”與“造血”并重,結對47名甘洛教師,開展“傳幫帶”活動20余次,提升本地教師管理水平、教學方法、教學技巧三大能力。同時,甘洛對標現代教育管理,借鑒先進管理理念和辦學方法,大力推進學校管理機制改革,完善學校教育教學和管理制度60余項,不斷提升學校管理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水平。
據悉,“十四五”期間,甘洛擬在縣城新建規模為2000人的小學、初中各1所,新建3000人規模的高完中1所,促進甘洛教育更加優質、均衡地發展。
川觀新聞記者從涼山州教育體育局了解到,近年來,涼山州中小學教育教學改革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管理水平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穩中有進。今年,雷波中學的馮涵同學也以優異的成績被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錄取,該校創造了連續四年有本地學子考上“清北”的歷史。
【對話木乃約熱】
激動、欣喜,更是熱淚盈眶
記者:從小,父母對你們讀書的態度是什么?
木乃約熱:我的父母都沒怎么讀過書,父親要經常在外打工掙錢,來供我們讀書以及維持家庭基本生活,母親在家干農活,她沒有讀過書。我們讀書主要是靠個人刻苦努力和認真自覺。
記者:為什么對高考英語成績最滿意?
木乃約熱:我們彝族孩子從小生活在母語環境,小學從來沒接觸過英語,初中才開始學習,一開始很難,后來自己不斷努力,還是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對得起自己的汗水。
記者:升學北大的感想是什么?
木乃約熱:得知自己成功被北京大學錄取之后,心情十分激動,可以說是實現了自己多年來的一個理想。欣喜之余,我也熱淚盈眶,一方面覺得自己這么多年的付出和努力值得了,另一方面也是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特別是這么多年含辛茹苦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我們的父母,也特別感謝一路上教育我們、幫助我們的老師們。
記者:對即將高考的學弟學妹們,你有些什么心得分享或者建議?
木乃約熱:少接觸電子產品,千萬不能沉溺其中,不然極其容易影響學習;要抽出更多的時間去提升劣勢科目,要有整理錯題的習慣;勞逸結合,多和同學、老師和家人多交流,共同解決在生活中、學習上遇到的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