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期,日本無視國際社會質疑與反對,啟動了核污染水排海的計劃。這一舉措引發了全球的廣泛關注,特別是對于鄰國中國的食品安全造成了潛在的
近期,日本無視國際社會質疑與反對,啟動了核污染水排海的計劃。這一舉措引發了全球的廣泛關注,特別是對于鄰國中國的食品安全造成了潛在的威脅。核污染水進入海洋,讓國內日料餐廳的食品安全受到廣泛關注。市場監管總局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及價格監管工作,部署各地市場監管部門進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監管力度,督促食品生產經營者嚴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及進口食品相關規定。
據統計,中國大陸的日式餐廳數量超過7萬家,市場規模約1802億元。2022年,中國日料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898億元,同比增長5.30%。其中,單店餐飲市場規模占比最大,為74.31%,其次為放題餐廳,市場規模占比為21.39%。智研咨詢發布的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日料行業門店數量約為7.89萬家,相比疫情前的2019年,增加了超過1萬家門店。
面對這一嚴峻的食品安全挑戰,國內日料行業及相關部門必須采取有效措施,確保食品安全。首先,日料行業要嚴格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對于采購、使用日本水產品等行為進行嚴格監管。其次,日料行業可積極尋找替代食材,以降低對日本水產品的依賴。據報道,一些日料品牌已經啟動了停用日本食材的計劃,逐步替換為國產和外國安全海域的優質食材。
大型連鎖日料品牌如元氣壽司和壽司郎已經采取行動。元氣壽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從7月份開始,所有門店已經沒有使用日本海產,而是改用國產和外國安全海域的優質食材。壽司郎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品牌將嚴格按照海關規定,停止進口日本食材。此外,多個地域型日料品牌也發布了公開聲明,強調嚴格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并尋找替代食材以保證食品安全。
在國家高度重視食品安全的大背景下,日料行業需自我約束、自我規范,積極響應政策號召,共同維護國內食品安全。與此同時,消費者也應提高食品安全意識,關注日料餐廳的食材來源,選擇可靠的餐廳進行消費。
此外,相關政府部門也應加強對日料行業的監管力度。一方面,要加強對日料餐廳的食品安全檢查,嚴防不合格食材流入市場。另一方面,要加大對違法行為的懲處力度,嚴格依法予以查處,形成有效的威懾力。
在核污染水排海事件的影響下,中國日料行業面臨著新的挑戰。然而,通過行業自身的努力、相關部門的監管以及消費者的參與,我們相信日料行業將能夠克服困難,繼續繁榮發展。同時,中國也將繼續關注國際社會對核污染水排海的關注與行動,積極參與相關討論和研究,為維護全球環境和人類健康做出貢獻。
總之,核污染水排海事件對中國日料行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通過各方共同努力,我們能夠保障國內食品安全,確保日料行業的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