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一家小賣部,能有多少的利潤空間?恐怕沒有恐怕沒有多少人看好,但是這家中學的小賣部,卻是讓人大跌眼鏡——就是一個小賣部,他們就拍出了5
一家小賣部,能有多少的利潤空間?恐怕沒有恐怕沒有多少人看好,但是這家中學的小賣部,卻是讓人大跌眼鏡——就是一個小賣部,他們就拍出了5年租金943萬的超高價位。
看著這樣值錢的小賣部,恐怕再也沒有人敢小瞧小賣部了吧。那么,這個小賣部有什么與眾不同的地方呢?怎么就能在一眾小賣部當中鶴立雞群呢?原來,這是肇慶市懷集中學的小賣部。
這家小賣部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為這家小賣部對外承包的時候,進行了網絡拍賣。而拍賣的結果也被放到了肇慶市懷集縣人民政府網上。
而從拍賣發布的信息來看,這個小賣部的規模也不是很大,也就150平方米、盡管只有這么大一點地方,可是寸土寸金。評估價就給出了385560元。如果按照這樣的數字來計算,一年的租金也就77112元。只是一個小縣城的中學,這本來就有些虛高了。
但是,競拍下來的結果卻是5年9430560元,每年的租金夸張地達到了1886112元,溢價達到了24倍。這一個小小的中學,難道是一塊風水寶地嗎?也沒有什么特殊的,就是它坐落在懷集中學的內部,有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商業條件。
從校園經濟的角度來看,這個小賣部是校園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園經濟是指以校園為背景,以師生消費為主要對象的經濟活動。這個小賣部作為校園內的商業設施,不僅為學生提供了便利,也成為了校園經濟的一種體現。
要知道,懷集中學有8300多名學生,632名教職工。按照每人每天支出5元計算,一年的收入就是1500萬;如果按照每人每個月消費200元,每年的收入就是1.04億。這是不是很夸張。
這其實一點也不夸張,因為這所學校是全封閉式管理,而且學生的消費都是在校園內。這也就充分保證了學校小賣部的消費群體。有這么多人為小賣部輸出,還有什么擔心投入的資金不能收回來的呢?
還有一個優勢就是,這家小賣部提供的商品和服務范圍廣泛——商品他們提供:生活日用品、學習文具、體育用品等;還有包裝的飲用水、牛奶、各類飲料以及原廠包裝的生活零食和水果、糕點等。除此,他們還提供學生手機充電和手機卡充值服務以及餐飲服務。
因此,你不要看這個小賣部的小,它的內部挖潛的能力卻是驚人的,一年承包商就能獲得至少200多萬的純利潤——這也是為什么投資者對這家小賣部趨之若鶩的根本所在。
一個小賣部,一年就能掙上200多萬,那么他們會不會因此哄抬物價,知假賣假。
“這么貴的租金,小賣部還能賺錢嗎?難道要把商品價格提高到離譜的程度?”
“這么高的租金,小賣部還能為學生提供便利嗎是?否會讓學生花費過多的零用錢?”
“這么昂貴的租金,小賣部還能帶給學生快樂嗎?是否會讓學生失去他們應有的童年樂趣?”
這種情況可能存在,因為學校是實行封閉式管理,學生在購買物品的時候,只能是從小賣部購買。在這樣的背景下,小賣部就是賣高價,學生也只能選擇接受。而校園內的小賣部只有一家,沒有競爭對手,處于壟斷的地位,這勢必會增加學生和家長的成本—這是擺在面前的現實。
但是,這次拍賣是通過政府網進行的,政府相關的職能部門對于這些可能存在的問題不可能不管不問,他們的監管和監督必然是不會間斷的。
而在這件事上,學校自然是第一責任人。他們對于承包商必然也是有著明確的要求的。因為校園內開設小賣部的目的,就是為了滿足師生們的日常生活需求——怎樣保證讓師生們生活得安心沒有煩惱,是學校必須要首先考慮的問題。
我們不能忽視校園經濟的整體發展,它涉及到學生們的生活用品、學習資源以及學校的管理和運營等眾多方面,因此,我們需要對其進行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管理和運營學校的經濟。而學校更應該擔負起日常的監督和管理的責任——食品安全無小事,學校不僅要把控好小賣部的物品價格,更要對它的質量有一個明確的要求和規范。
學校只有加強了對小賣部的監管,穩定其售價,確保它的質量,才能保護學生的權益不受到侵犯。而如果學校和小賣部之間存在利益輸送,結成了利益共同體,那么遭殃的可就是學生了。
一家小賣部,5年的租金就拍出了900多萬的天價,這確實讓人感到震驚。但是,我們最要關注的是小賣部是不是能給學生送去實惠,這是我們所有人都應該思考和解決的現實問題,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