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網遇現役軍人幫忙入伍?檢察官王蘇表示:根據相關規定,現役軍人不能在網絡上展示自己的軍人身份,更不能身著軍裝進行直播、交友以及從事經
網遇“現役軍人”幫忙入伍?檢察官王蘇表示:根據相關規定,現役軍人不能在網絡上展示自己的軍人身份,更不能身著軍裝進行直播、交友以及從事經營活動。
“我們將通過摸底排查信息、完善涉軍審核規定、清理可疑賬號等方式進行深度整改,并與軍地檢察機關建立長效工作機制,切實擔起維護軍隊軍人形象的企業責任。”近日,針對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檢察院聯合南京軍事檢察院制發的檢察建議,北京某網絡公司書面回函上這樣寫道。
2021年8月,駱某某在某網絡平臺使用軍人頭像和昵稱,假冒軍人身份獲取被害人信任,謊稱可以幫助有需求的人入伍,以檢查身體情況為由,多次要求被害人拍攝不雅照片和視頻,后又虛構另一軍人身份引誘被害人多次與其發生性關系。2021年12月,鼓樓區檢察院以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罪對駱某某提起公訴。法院采納檢察機關意見,判處其有期徒刑一年十個月。
在案件辦理過程中,鼓樓區檢察院經梳理發現,利用網絡平臺冒充軍人行騙問題時有發生,嚴重損害軍人形象和榮譽。為全面了解情況,在南京市人民檢察院的指導下,鼓樓區檢察院聯合南京軍事檢察院開展涉軍刑事案件調研,通過對一定周期內在多個社交網絡平臺使用涉軍昵稱進行檢索,檢索出近兩萬個涉軍賬戶。
南京軍地檢察機關對用戶職業是否顯示為軍人、粉絲數量、是否明確含有營銷與交友目的等逐個梳理,發現網絡平臺在涉軍用戶身份審核、軍人權益維護等方面存在漏洞,易引發違法犯罪。
鼓樓區檢察院檢察官王蘇告訴《法治日報》記者,該案發生后,被害人的父親很生氣,檢察機關在甄別出駱某某并不具有軍人身份后,就立即將該情況告知被害人一家,最終消除了誤解。“可見,軍人身份被不法分子冒用,會嚴重侵犯人民軍隊的形象和榮譽,破壞群眾對軍人的信任。”
南京軍地檢察機關結合調查結果聯合向北京某網絡公司制發檢察建議,督促開展涉軍賬號規范專項整治、落實平臺主體責任、完善賬號信息審核。以該案辦理為契機,南京市檢察院與南京軍事檢察院會簽《關于涉軍刑事案件辦理機制的會議紀要》,明確相關協作配合機制,全面加強交流協作,為保護國防利益和軍人軍屬合法權益提供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
“根據相關規定,現役軍人不能在網絡上展示自己的軍人身份,更不能身著軍裝進行直播、交友以及從事經營活動。”王蘇提醒廣大群眾,若在網上遇到使用軍人昵稱、軍人頭像的社交用戶,或者自稱是軍人的,請一定要擦亮眼睛,要及時向網絡平臺舉報。此外,網絡平臺也要自覺承擔起社會治理責任,履行好“打假人”職責,維護清朗和諧的網絡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