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從發現興趣到極致熱愛,再到世界冠軍。興趣對成功的作用有多大呢?正是因為有了對射擊的興趣,讓許海峰在不斷訓練之后拿到了中國奧運首金。
從發現興趣到極致熱愛,再到世界冠軍。
興趣對成功的作用有多大呢?正是因為有了對射擊的興趣,讓許海峰在不斷訓練之后拿到了中國奧運首金。
許海峰作為第一個為我國奪得金牌的運動員,在他小時候就對射擊特別感興趣,從發現興趣到極致熱愛,再到世界冠軍。
1984年美國洛杉磯奧運會上,沒有人相信中國人能拿到奧運首金,主辦方甚至連中國國旗都沒有提前準備。2023年,電子競技成為杭州亞運會的正式項目,但在多年前,不會有多少人認為,亞運會領獎臺上的國旗將為電子競技而升,國歌將為它而奏。
從1984到2023,39年來的冠軍選手們都有著相通的本質,這些意料之外的背后也有著共同的推手,那就是對體育、對電競的興趣。正是興趣,指引著這些選手們直抵最后的冠軍,讓最終的結果強過人們的想象。
01 玩彈弓的小孩與奧運射擊冠軍的距離
1984年,中國射擊隊男子運動員許海峰,在美國洛杉磯奧運會男子手槍60發慢射項目上,奪得本屆奧運會的首個冠軍,也為中國帶來了奧運史上的首枚金牌。
孩童時期的許海峰就對彈弓展現出了濃厚的興趣,樹上的鳥窩、河邊的飛蟲都是他演練的目標。在高中的一次軍學課上,許海峰以三靶中二的成績“鶴立雞群”,這進一步激發了他對射擊的熱愛。高中畢業后,許海峰本想參軍,但三次嘗試均以失敗告終,他不得不暫時按捺住心中的憧憬,選擇參加工作。
工作后,許海峰對射擊運動的興趣依舊引領著他。1977年,許海峰花費近40元買了一支汽槍,據許海峰講述,這些錢是工作以來攢下的所有積蓄,但他還是堅定地將其投入到了自己的興趣愛好中,“我的興趣就是這些,我鉆研得很深,任何事情都影響不了我。”
很快,許海峰便在射擊項目中嶄露頭角,22歲那年,他被破格錄取進入安徽省全運隊集訓,但正因為是破格錄取,他甚至需要自費參與集訓。此后,重復且嚴格的訓練代替了平時散漫的嬉耍,所有業余的習慣都要被重新打磨調教成專業的技巧。
特別是對于視力0.5的許海峰來說,瞄準方式、手臂穩定、身體協調等技巧都需要大量調整,面對這種情況,許海峰說:“除了吃飯睡覺,我將全部時間都投入到了練習中,在這個過程里,正是發自內心的興趣和熱愛支撐著我。”
這份興趣也支持著許海峰從一名彈弓少年,成為登上奧運最高領獎臺的冠軍。中國奧運史上的首塊金牌,則是對他興趣最好的回報。
回看自己一路走來,許海峰表示,“冠軍就是玩出來的”,他認為“一個人的興趣可以有機會為國爭光、成為榮耀,是一件極其幸運的事”。時代的發展為每個人的興趣都提供了一條更為廣闊的路,為普通人帶來更多從興趣走向冠軍的可能性,讓普通人強過想象。
02 從無名小子到電競拓荒者
從網吧走出來的孫力偉,正是憑借對電競的興趣,成為最早一批在電子競技行業拓荒的“普通人”。最開始就像孫力偉自述的那樣,他還只是個“無名小子”,但2001年盛夏,孫力偉的命運齒輪開始轉動。
2001年夏天,Grrrr、ByuN等《星際爭霸》的韓國頂級職業選手,在亞聯戰網的邀請下開啟了中國行。孫力偉原本只是一個興趣使然的場下觀眾,但由于中國選手早早“全軍覆沒”,主辦方便臨時安排了一場表演賽,孫力偉應邀登場。當時作為場下觀眾的孫力偉站在頂級職業選手Grrrr面前,沒人相信他能夠戰勝世界冠軍。
然而這場對決的結果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孫力偉以下克上一戰成名,事后孫力偉回憶道:“當時的我沒有對于大神的畏懼,只是天然地被興趣和競技欲望所驅使”,他也因為這場勝利更加堅定自己成為電競職業選手的決心。
在孫力偉作為職業選手的生涯中,《星際爭霸》《魔獸爭霸3》《DotA》《星際爭霸2》《風暴英雄》等項目他都榮譽等身,人們稱他為電競天才。但孫力偉認為:“所謂的天賦是需要被興趣和努力激活的。”
褪去電競選手的身份之后,孫力偉并沒有離開電競行業,從電競拓荒時代成長起來的他覺得,有太多年輕人陷入自我否定的泥沼,他希望“后來的年輕人,能更容易依靠興趣成就自己的夢想。”
于是孫力偉從電競選手轉型為電競公司老板,創建eStar電競俱樂部,俱樂部所信奉的準則正是帶領著更多年輕人實現和延續“電競夢”,從興趣出發,看到強過想象的可能性。雖然這一路道阻且長,但電競成為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證明了:興趣和熱愛是可以抵達冠軍的舞臺。
如今的eStar電競俱樂部已是國內最知名的電競俱樂部之一,旗下擁有王者榮耀、QQ飛車手游、穿越火線雙端等多個項目分部,發掘并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對電競高手,這些選手也與俱樂部一起拿下一個又一個冠軍。在《王者榮耀》項目中,武漢eStarPro戰隊是該項目聯賽中首支“八冠王”戰隊。
在電競發展的蠻荒年代,正是如孫力偉一般的電競拓荒者們,用興趣與熱愛澆筑出了今日蓬勃發展的中國電競產業,為后來的電競選手們提供了更好的逐夢平臺。
03 以興趣穿過波峰與低谷
Alan(本名:王添龍)選手在2017年正式登上KPL(王者榮耀職業聯賽)的舞臺,剛剛踏入頂級電競聯賽的他,便與其所在戰隊包攬了那一年所有官方賽事的冠軍,成為了KPL首個三連冠戰隊成員,一時間風光無兩。
在接下來2018年的雅加達亞運會上,Alan被征召進入王者榮耀項目國家隊。但由于雅加達亞運會比賽所使用的游戲版本與聯賽中的有所不同,Alan不僅需要適應新的游戲版本,在隊伍中角色的變化,也讓Alan在備戰期間“每天壓力爆棚”。
不過最終,Alan還是與隊友們一起贏得了中國電子競技的首塊金牌。Alan表示:“是興趣讓我在那段時間直面問題,快速調整狀態,并幫助我拿到了冠軍”。
從為自我而戰、為團隊而戰到為國家而戰,冠軍在Alan職業生涯中的含義越來越豐富,它不只是豐碑與榮耀,更是不斷強過想象的自我超越。隨著年齡漸長,Alan依舊堅定著自己的目標:我會繼續向著冠軍發起沖鋒。
另一名電競選手Fly(本名:彭云飛),對冠軍也有類似的體會。在Fly還是某個飯館后廚小工的時候,初來乍到的他為了盡快融入團隊,便與同事們一起在游戲中開黑,彼時的Fly只是將電競游戲作為“快速跟大家建立關系”的社交工具。但漸漸地,Fly開始喜歡上在電競游戲中馳騁的感覺。“在興趣的感染下,我看到了一種成長性,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Fly說。
日益精進的實力讓Fly萌生了成為職業電競選手的念頭,碰巧當時有一款限定頭像框需要參加王者榮耀城市賽才可獲取,Fly本身又熱衷于收集各類頭像框,于是在興趣與夢想的驅使下,Fly從王者榮耀城市賽開啟了他的職業生涯。
在這些年的職業生涯中,手握八個冠軍的Fly被許多觀眾認為是王者榮耀職業聯賽第一人,但他也曾有過淪為替補、被稱為“三流邊路”的至暗時刻。2019年王者榮耀世界冠軍杯失利后,坐在返程飛機上看著舷窗外的云涌,Fly在那一刻有點懷疑自己:“要不算了吧”,但對電競的興趣與熱愛還是他堅持了下來,直至今日。
正是興趣讓電競選手們穿過職業生涯的波峰與低谷,在起起伏伏之后依舊能在賽場上熠熠生輝。
04 結語
從1984到2023,從體育到電競,39年來冠軍的本質始終未變,這些冠軍選手們無不是受到了興趣的啟發,踏上了追逐冠軍的榮耀之旅,這正印證了許海峰的一句話:冠軍都是玩出來的。
不過,除了興趣之外,選手們仍需通過努力的汗水、堅韌的心智等品質,才能成長為最終的冠軍。在興趣的背后,是許海峰對射擊全身心的投入,是孫力偉長達二十多年的電競長跑,是電競選手們寵辱不驚的心態。
興趣就像是其他要素的催化劑,選手們對體育和電競的興趣轉化成了堅韌、不服輸的精神,幫助他們度過枯燥的訓練、穿過難熬的低谷,成長為真正的冠軍。在追逐冠軍的路上,他們從不孤單,植根于年輕人興趣的RIO強爽,將同他們一起為興趣奮斗,超越自我,強過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