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5月22日,有網友爆料,近日在國泰航空CX987航班上,一位空乘以英文明確表示,如果乘客不能用英語溝通,就不能獲得毛毯服務。網友紛紛留言,
5月22日,有網友爆料,近日在國泰航空CX987航班上,一位空乘以英文明確表示,如果乘客不能用英語溝通,就不能獲得毛毯服務。網友紛紛留言,回顧過往在乘坐國泰航空航班時講普通話卻被區別對待的經歷,譴責國泰航空,稱其服務差、歧視非英語乘客。
事件發酵后,國泰航空股價下跌,5月25日,其股價盤中一度跌超4%,截至收盤,報跌2.53%,報7.310港元每股。從歷史股價來說,其7.310元港元的股價較高位14.672港元已經接近腰斬,市值蒸發超過460億港元。
實際上,作為一家上市航空公司,不得不說國泰航空近年來的表現非常糟糕。財報顯示,2022年,國泰航空總營收455.9億元,同比增長11.95%,但增收不增利,凈虧損達63.98億元,較2021年凈虧損50.06億元擴大28%。近三年受疫情影響,國泰航空虧損總額達298.14億元。近9年來有5個財年為虧損。
從收入構成來看,中國(包括中國內地、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是國泰航空的重要客源,2022年收入占比達到67.5%。其余區域按收入排名分別是美洲、東南亞、歐洲、日韓、南亞中東非洲、西南太平洋。
此外,受三年疫情影響,負面事件接踵而至,接二連三地沖擊讓國泰航空走到生死邊緣。 為了自救,2020年,國泰航空不得不推出390億港元的資本重組計劃來自救,包括向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行優先股、向現有股東配發供股股份以及拿到過渡性貸款等。
不過,即使獲得資金注入,由于國際航空市場恢復緩慢,國泰航空的前景仍舊不樂觀。為此國泰航空調整了戰略,將大灣區市場作為發力的重點,成立了大灣區延伸總部,目標是成為“大灣區國際出行首選的高端航司”。
作為香港總部的延伸,大灣區延伸總部將廣袤的中國腹地與境外旅游更好地連接起來,助力國泰航空實現本土化運營,成為全球更具影響力的航空公司。進入內地市場以來,國泰航空運力逐漸恢復。2023年5月17日,國泰航空公布,2023年4月載客量為138.1萬人次,較2022年同月躍升約32.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