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11月1日晚,醫藥行業媒體醫學界發布《患者三甲醫院輸液后死亡,中藥注射液再引爭議》一文。文中提及,今年5月,山西一患者于太原市第三人民
11月1日晚,醫藥行業媒體“醫學界”發布《患者三甲醫院輸液后死亡,中藥注射液再引爭議》一文。文中提及,今年5月,山西一患者于太原市第三人民醫院就診,該患者在被輸入痰熱清注射劑后出現嘔吐、體溫升高等癥狀,最終經搶救無效去世。此前在10月底,新京報我們視頻旗下欄目——緊急呼叫也對此事進行了報道。
據前述文章,10月31日,太原市第三人民醫院辦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員向“醫學界”表示,目前該事件仍在調查中,后續會通過相關渠道發布情況說明。當前,“醫學界”的這篇文章已顯示為“該內容已被發布者刪除”。
同在11月1日,《中國新聞周刊》發布《一患者輸痰熱清后死亡疑云》,更加詳細地講述了這位55歲患者的住院經歷。文中提及,這位患者在太原市第三人民醫院治療肝功能異常,因輸注痰熱清注射液后發生輸液反應導致死亡;家屬質疑,在她肝功能異常、存在過敏史的情況下,醫生違規用藥導致死亡,家屬認為這是一起醫療事故,希望和醫院進行調解。
前述報道提示,在前述事件中,該患者家屬要求封存了病歷,并找到了太原市衛健委進行鑒定;隨后,鑒定書中提及,房琴存在肝臟損傷,結合臨床肝功能損害指標減輕,不支持肝臟疾病導致死亡;心臟、腦、肺臟等肝臟以外臟器未見明顯致死性疾病改變,不支持自身疾病導致死亡。
而對于家屬方面的觀點,前述報道中稱,醫院表示對鑒定結果存有懷疑,并認為患者確實有痰熱清的使用指征;目前,當地衛健部門已經介入調查。
痰熱清注射液是A股上市公司上海凱寶的獨家專利產品。11月1日晚,對于前述事件,上海凱寶董事長穆竟偉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公司已得知此事并感到痛惜,公司還在進一步匯總事件信息。
痰熱清注射液是一款中藥注射劑,它特批于“非典”期間。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曹春林是痰熱清注射液的重要發明人。具體而言,痰熱清注射液是在2003年5月21日獲得的國家藥監局頒發的《新藥證書》及藥品生產批準文號。在隨后的國內外公共衛生事件中,該產品也都有發揮作用。
據上海凱寶今年半年報介紹,痰熱清注射液在“人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甲型H7N9流感”、“手足口病”、“登革熱”、“埃博拉”、“中東呼吸綜合征”、“新冠肺炎”等重大疫情防控中,均被國家衛健委和中醫藥管理局列為臨床指南或診療方案用藥。
就主要成分而言,據上海凱寶2009年招股說明書,痰熱清注射液的原料主要包括熊膽粉、黃芩、山羊角、金銀花、連翹等中藥材;其中,熊膽粉起到抗炎、鎮靜、解熱和抗血栓等作用,是生產痰熱清注射液的關鍵原料。
而若是從商業回報角的度觀察,痰熱清注射液的銷售成績不可小覷,上海凱寶也正是依靠這一產品收獲了發展機遇。
上海凱寶最初發源于河南省新鄉縣。企業的一部分原始資產來自于新誼藥業,創始人穆來安。2000年,新誼藥業與上海凱托集團共同成立了上海凱寶。
據上海凱寶的招股說明書,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1-6月,痰熱清注射液實現的收入為1.62億元、2.54億元、3.83億元、2.15億元,其相對應的銷售數量為675.63萬支、1052.23萬支、1583.47萬支、893.53萬支。
這一時期,痰熱清注射液的單價(出廠價)都在24元/支左右,產品毛利率均超80%。同時,上海凱寶的公告中還披露,痰熱清注射液2008年的醫院零售額為4.53億元。2010年1月,該公司成功在創業板上市。
依靠痰熱清注射液,上海凱寶在創業板上市前就是一家年收入達到億元水準的企業。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1-6月,該公司的營業收入1.66億元、2.58億元、3.87億元、2.18億元。不過,那時的上海凱寶對依靠痰熱清注射液這一產品的依賴非常嚴重,幾乎全部的企業收入來源于此。
時至今日,上海凱寶已經開發出了更多的產品,但痰熱清注射液還是企業的重要產品,且在市場競爭中擁有不小優勢。據米內網,2022年的國內公立醫療機構止咳祛痰平喘中成藥品牌中,痰熱清注射液位列第三名。
2019年5月7日,上海凱寶曾經的老董事長穆來安逝世。事實上,穆來安在2017年11月就屆滿離任,董事長這一職位隨后交到其女穆竟偉手中。穆竟偉成為上海凱寶董事長的時候,只有39歲,此前,她是公司的董事會秘書。
從公司業績面看,上海凱寶的業績在疫情期間出現過下滑。具體而言,2018年-2020年的三年內,該公司的營收為15億元、14.19億元、9.08億元;歸母凈利潤為2.27億元、2.51億元、1.06億元。
其中,對于業績大幅下滑的2020年,上海凱寶在業績預告中的解釋為“由于新冠疫情導致全國醫療機構診療服務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公司主營產品為呼吸系統處方藥,終端市場受到嚴重影響,產品銷量下降”。
政策面上,2017年新版國家醫保目錄對部分中藥注射液提出了只能“在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使用”等才予以報銷的限制,加上其他限制要求,受限中藥注射劑品種達到三十余個。這也使得相關品種銷售和公司業績受到影響。之所以出現了前述政策調整,是因為中藥注射液的安全性、有效性問題,近些年愈發被公眾關注。
自2021年起,上海凱寶的業績又再次恢復增長。2021年-2022年,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1億元、11.19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1.4億元、1.91億元。今年半年報中,上海凱寶表態稱,公司產品線已經覆蓋呼吸、心腦血管、消化,代表產品包括痰熱清注射液/膠囊、芪參膠囊、硫普羅寧。
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凱寶業績保持了良好的增長。期內,公司實現營收約11.54億元,同比增加44.29%;實現歸母凈利潤約1.96億元,同比增加6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