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數字技術創新取得進展,數字產業穩步增長,產業數字化轉型加速。一年來,我國數字經濟保持強勁發展勢頭,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數字技術創新取得進展,數字產業穩步增長,產業數字化轉型加速。一年來,我國數字經濟保持強勁發展勢頭,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2023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期間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3》藍皮書顯示,當前,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勢頭強勁,成為穩增長促轉型的重要引擎。
今年以來,多地密集發布人工智能利好政策,打造以人工智能為主的數字經濟新生態。人工智能智算中心是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的重要基礎設施,可以為人工智能提供強大的算力支持。目前,全國超過30個城市正在建設或者提出建設智算中心。
數字經濟市場規模
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專利發展主要呈現以下四方面特點。一是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明專利增長迅速。2016至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明專利授權量年均增速達18.1%,是同期我國發明專利授權總量年均增速的1.5倍。其中,2022年授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明專利33.5萬件,同比增長17.5%。二是國內企業數字經濟領域創新勢頭強勁。
截至2022年年底,國內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有效發明專利中,企業擁有量占比為70.9%。利用國內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本土創新力量崛起,國內頭部企業不斷涌現,成為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三是東部地區數字經濟領域創新優勢明顯。
截至2022年年底,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和京津冀地區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明專利有效量占國內總量的71.3%,呈現“三強鼎立”的態勢,對促進區域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四是更多外企來華開展數字經濟專利布局。截至2022年年底,95個國家(地區)在華擁有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明專利32.7萬件,其中數字產品制造業所占比重達62.7%。
數字經濟也稱智能經濟,是工業4.0或后工業經濟的本質特征,是信息經濟—知識經濟—智慧經濟的核心要素。正是得益于數字經濟提供的歷史機遇,使我國得以在許多領域實現超越性發展。
數字經濟,作為一個內涵比較寬泛的概念,凡是直接或間接利用數據來引導資源發揮作用,推動生產力發展的經濟形態都可以納入其范疇。在技術層面,包括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興技術。在應用層面,“新零售”、“新制造”等都是其典型代表。
作為經濟學概念的數字經濟,是人類通過大數據(數字化的知識與信息)的識別—選擇—過濾—存儲—使用,引導、實現資源的快速優化配置與再生、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形態。數字經濟不等于虛擬經濟,關于數字經濟的通俗說法是“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 。發展數字經濟最主要的目的之一,是實現產業智能化。
中國數字經濟行業發展特點
數字經濟對國民經濟的貢獻顯著增強,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當前,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總體呈現以下新特征:
一是數字化創新日新月異,重塑國際競爭新格局。數字技術成為創新的新動力?;ヂ摼W等數字技術將大量創新主體有效聯合,使組織、服務和技術創新相互融合,釋放經濟社會發展動能。數據資源成為創新的新要素,大量數據的整合分析能產生新的效益,被深度關聯使用過的數據能持續產生新的價值。
二是數字化生產加速演進,重塑制造產業新格局。數字化引發生產制造技術和產業組織方式變革。數字化大大提高了生產過程的柔性和集成性,實現產能、質量和效率優化,并正在引領工業4.0發展,推動生產的高效率和需求的個性化融合。數字技術加強了供給側和消費側的聯系,顧客對工廠(C2M)、消費者對商家(C2B)等線上線下融合的生產模式層出不窮。
三是數字化服務日益普及,重塑社會發展新格局。數字化引發社會組織方式和服務方式變革?;ヂ摼W的廣泛應用正推動社會組織朝著去中心化、集體協作的方向發展。社會雇傭關系變為基于信息分享的自由發展,催生了兼職就業等新模式。數字化服務日漸成為公共服務的主要方式,推動城市服務向著更智能、便捷、高效的方向發展。
四是數字化貿易日趨成熟,重塑國際貿易新格局。數字化促進貿易規模增長,推動全球貿易方式轉型變革。數字技術的發展擴充了國際貿易產品的種類范圍,跨境數據經濟為國際貿易規模擴大提供了新渠道。互聯網等數字技術通過將傳統鏈條式交換的貿易轉為統一聚合的全球市場,大幅減少中間環節,突破了傳統國際貿易的時間和空間限制,形成了新的格局。
五是數字化消費快速增長,重塑消費結構新格局。數字化消費引發需求變革和金融領域變革。數字化技術為互聯網支付、P2P(個人到個人)網貸、眾籌融資等新型金融服務模式提供了支撐。線上平臺創新金融服務模式,使理財、基金等金融服務蓬勃發展。各種電商平臺、社交網絡、自媒體等逐漸成為營銷渠道,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個性化需求。
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不僅為中國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力,同時,在全球化背景下也為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發揮了重要作用。*主席指出,“信息革命時代潮流浩蕩前行,網絡空間承載著人類對美好未來的無限憧憬。”共赴烏鎮峰會“十年之約”,中國將以數字經濟發展新成果開拓全球新機遇,不斷釋放數字紅利,開創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新圖景,為全球攜手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應對現實問題和挑戰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
產業數字化是傳統行業轉型升級的必經之路,也是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重要引擎。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市場規模達50.2萬億元,總量穩居世界第二,占GDP比重提升至41.5%。隨著數字經濟發展動能加速釋放,機構預測,2023年中國數字經濟市場規模將增長至56.7萬億元,占GDP的比重將達到43.5%。
目前,中國已形成全球最大的線上消費市場和產業數字化基礎規模,數字化呈現“三二一”產業逆向滲透、蓬勃發展的趨勢。到2025年,數字經濟將邁向全面擴展期,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將達到10%左右。
數字經濟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數字經濟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數字經濟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規模、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市場競爭、產業盈利水平等多個角度市場變化的生動描繪,清晰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