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港人今年掀起一股北上深圳逛超市的熱潮,每逢周末,都有大批港人涌到深圳購買生活用品,其中大型連鎖倉儲式超市山姆會員商店是最受歡迎的掃
港人今年掀起一股北上深圳逛超市的熱潮,每逢周末,都有大批港人涌到深圳購買生活用品,其中大型連鎖倉儲式超市山姆會員商店是最受歡迎的掃貨熱點之一。有不少港媒開始討論,山姆的“倉儲式”購物模式,可以在香港被復制嗎?
據香港“01”網25日報道,香港上世紀90年代曾出現大型倉儲式超市家樂福,最終卻不敵市場競爭而敗走,相隔20多年后,同類型的山姆超市反而備受追捧。香港立法會選委會界別議員洪雯總結稱,山姆的商品有兩大特點:一是運營模式類似批發市場,商品都是大包裝、數量多。二是山姆實施“差異化”采購產品,不少香港人被其吸引的一個原因就是商品種類千奇百怪,并且這些商品無法在香港或一般網購平臺買到。但洪雯認為,山姆雖受歡迎,卻不適宜在港開分店,最大原因是香港與內地在商品的各種標準和營商制度等方面不同,兩地不能共享貨品供應鏈,如果山姆到香港開分店,不能直接將內地的貨拿來跨境銷售,而是需要重新包裝,還要申請很多出口證明、牌照等,又要依香港的法例和標準加入食物營養標簽等,每張標簽的成本可能高達1港元,成本會貴很多。此外,山姆運營規模龐大,門市幾乎都是自建房產,如果山姆來港落戶,若要向政府申請批地皮,恐怕至少要等10年。
港媒提及,內地有14億人口,倉儲式超市可以成功做到龐大的規模,而且內地產品價格比香港便宜至少三四成。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表示,像山姆這種會員制超市,如果要在港設年費招收會員,需要不少宣傳費用,并且除非產品比其他超市便宜很多,否則很難吸引消費者去付費加入會員。再加上香港地少、租金貴,山姆很難找到合適的地方沿用內地模式開分店。
不過,也有港人認為倉儲式超市在港落戶很有吸引力,十分歡迎這種模式。利先生就是一名“山姆代購團”負責人,他是首批加入“山姆戰圈”的香港人,稱早在五六年前已認識山姆超市,但當時在香港不太出名,沒想到這一波北上消費熱潮,會引發山姆狂熱。針對這波消費潮是否是“三分鐘熱度”,利先生的搭檔林小姐認為,由于貨品價格相差甚遠,加上香港的鋪租、薪金及服務,不可能在短時間貼近內地水平,她相信山姆代購熱潮于短期內不會減退。
莊太量認為,逆向代購專程替港人北上搜購一些在港買不到的產品,再直送回港,而運費又不太昂貴的話,確實比較有市場。香港的問題是超市會向供貨商收取貨品上架費,很多時候看到超市商品不夠多元化,有很大原因是上架費問題,令不少供貨商卻步。他說,有本港超市集團早已在內地開分店,有的走高端消費路線,以不同模式運營才能突圍。
下一篇:券商:豬價或仍處于區間震蕩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