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日前舉行的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司法部部長賀榮強調,要依法糾正粗暴執法、執法不規范等問題。11月24日
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日前舉行的“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司法部部長賀榮強調,要依法糾正粗暴執法、執法不規范等問題。
11月24日,深圳一女士報警稱:一名陌生醉酒男子闖進其家中滋事。派出所及時到場處置,在依法對該男子強制傳喚過程中,一民警執法粗暴,踩壓該男子腳部。現場視頻被網民傳上網,一時間,標題為“民警踩壓違法人員腳部”的視頻引發熱議。
11月25日,當地警方便發布相關情況通報,給出“一民警執法粗暴”的調查結論,并做出“對當事民警停止執行職務,組織警務督察部門開展調查,依規依紀嚴肅處理”的處理。
從網絡熱度來看,該事件在深圳警方高效的輿情回應效率以及嚴苛果斷的處理方式步入尾聲。為深圳警方的效率點贊的同時,我們無法忽視近年來頻頻發生在執法人員與違法人員之間的矛盾,最為典型的應屬“城管小販之爭”,時至今日,這類矛盾都無法得到妥善的處理,甚至依舊有上升為肢體沖突的事件發生。由此發酵出的輿論數不勝數。
明晰的執法流程、執法細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規避執法混亂,統一的執法標準可以避免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以標準模糊為由隨意執法。與此同時,作為執法依據的工作細則應應最大程度公開,如此,給公民留有行政復議的空間,也可置執法人員于更廣闊透明的輿論場域,倒逼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進行自檢、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以及工作技能。
大體上,我國執法規范化越來越健全,執法人員與普通公民呈現為和諧的共生關系,我們不能因為少數的極端案例而去否認行政執法工作在質量和效率以及民主、人文關懷等方面有了顯著提升。一個理想的法治社會永遠都處在建設進行時,矛盾更顯尖銳的地方應是因其矛盾更為根深蒂固、情況更為錯綜復雜,我們應當究其何以至此。尤其在深圳這個高度文明的城市中,執法規范化是其一直奉行的準則。
深圳那位民警緣何做出此種行為不得而知,只能等待官方進一步通報,但與此同時,有關部門可以對執法過程進行更加貼切的觀察,直面每個執法行為所將面臨的疑難雜癥,一一攻克,依法糾正粗暴執法、執法不規范等問題,破解執法難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