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有一句話: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在中小學時代,經常聽到老師不厭其煩告誡要講誠信、作弊可恥。然而上了大學之后,很多人卻發現,誠
有一句話: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在中小學時代,經常聽到老師不厭其煩告誡要講誠信、作弊可恥。然而上了大學之后,很多人卻發現,誠信在利益面前一文不值,甚至一些“專家”“教授”是靠作弊來發家致富的。
年初的時候,“湖北美院退休教授剽竊學生作品事件”曾在網絡上鬧得沸沸揚揚。
情況是這樣的,2010年時,湖北美術學院雕塑系的06級畢業生陳某創作了一個女性雕塑,由于該作品很優秀,被系部選為優秀留校作品,同時該作品也被其大一基礎課的素描老師黃某盯上了,多次向其表達了想留一件成品作為紀念的意愿。陳某感念師生情誼,于是做了三件同樣的作品,一件送給學校,一件送給黃某,一件自留。
然而,令陳某始料未及的是,他這次顧及師生之情的饋贈,卻被黃某無節制翻模復制了,并且以此來牟利。
剛畢業一年,系里就有老師聯系他,稱黃某就拿他的雕塑作品參加院里的師生展覽了,署的還是黃某自己的名字。后來湖北美院校慶,黃某又拿這個雕塑作品當成自己的作品提交上去,準備放到學校的校慶刊物《致美之道——湖北美術學院教師近作選集》上出版。
由于院系里有知情老師了解這個作品不是黃某創作的,并提出了不同意見,黃某的這2次剽竊行為最終都沒有得逞,都被撤下來了。
然而隨著黃某退休,學校再也管不了他了,不僅將陳某當初創作的雕塑作品發到網上宣稱是自己的作品,并且署上自己的名字到處參展和售賣。還沾沾自喜表示,該作品是他反復修改、精益求精的“杰作”,可以換一棟三環以內的別墅。
看到黃某剽竊自己的作品公然招搖過市,陳某曾向黃某提出交涉,要求黃某撤回作品,但是黃某絲毫沒有收手的意思,反而格外“理直氣壯”,表示陳某的這件作品是在他指導下完成的,也屬于創作者之一,并且他還在原作基礎上進行了二次創作,屬于新作品了,所以算不上侵權,還在網上振振有詞地狡辯“哪怕只動了一刀也是新作品”。
忍無可忍之下,陳某只好在網上實名發文,指控黃某的剽竊行為,并對其提出了訴訟。
如今大半年過去了,陳某發起的訴訟也走完了流程,日前武漢市洪山區人民法院針對此案件下發了民事判決書,確認湖北美院退休教授黃某存在侵權行為,責令黃某停止侵權,銷毀侵權作品,通過報紙、朋友圈以及某新媒體賬號向學生陳某道歉,并賠償學生陳某10萬元。
武漢市洪山區人民法院的民事判決書,無疑是給事主陳某伸張了正義,這樣的結果是值得慶賀的。但很多網友卻認為,對剽竊者黃某的處罰太低了,靠著剽竊學生的作品,這些年他既獲得了名,又獲得了利,不知道撈了多少好處,這樣的處罰無異于隔靴搔癢。部分網友甚至還呼吁,制定更加嚴厲的法律法規,處罰“文化流氓”和“學術流氓”。
說實在,近些年來抄襲、剽竊甚至霸占他人成果的現象在高校中并不少見,并且在文藝領域尤為突出,一些所謂的“大師”本身沒什么能耐,卻憑借自身處于高位的優勢,將別人的成果占為己有。而面對這樣的情況,大多數受害者只能默默承受,甚至部分受害者由于投訴無門,被迫走上了自殺的道路,能夠有此次事件中陳某這樣美滿結局的少之又少。
這種現象的存在,對于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是極大的破壞,希望主管部門能夠行動起來,制定更加嚴厲的法律法規,嚴肅學術風紀,將那些“斯文敗類”掃地出門,還學術領域一片清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