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昨日,微博ID小米公司發言人發布的關于小米汽車相關惡意泄密及謠言的聲明稱,2023年11月和12月,小米汽車部三名前員工于在職期間,以收取&l
昨日,微博ID“小米公司發言人”發布的“關于小米汽車相關惡意泄密及謠言的聲明”稱,“2023年11月和12月,小米汽車部三名前員工于在職期間,以收取‘咨詢費用’為目的,未經許可擅自參與外部券商、投資機構組織的所謂‘小米汽車研討會’,臆造傳播大量錯誤、不實信息,嚴重誤導市場、擾亂小米汽車正常業務開展。”
聲明內容顯示,“以上三名員工,即于某某(前電控系統與軟件團隊員工)、施某(前沖鑄工藝團隊員工)、張某(前量產質量團隊員工),嚴重違背《小米集團員工行為準則》及公司規定的保密義務,小米集團已對其做辭退處理、永不錄用,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此外,聲明還稱,“2023年12月17日,媒體“ZAKER”員工包某某、“小白買車”員工關某某,在簽署《保密承諾書》、明知保密義務與相應罰則的情況下,未經許可有意泄露保密拍攝內容。經小米集團保密管理團隊查實,相關人員已承認其違反保密義務的行為。經與其所屬媒體溝通,小米集團將依據雙方簽署的《保密承諾書》相應條款追究相關人員及所屬媒體泄密責任,包括并不限于公開道歉、罰金。”
實際上,今年2月,小米公司發言人微博就曾公布一次“合作方的供應商泄露汽車前后保險杠早期設計稿”的處罰結果:“小米集團依照《保密協議》對涉事合作方處以100萬元的經濟賠償;責成其對下游供應商加強信息安全管理,并對泄密肇事人進行嚴肅處理;責成供應商制定詳細整改方案,全面升級保密措施。”
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在該條微博下留言:“小米集團對泄密事件零容忍,希望所有供應商伙伴一定認真執行《保密協議》。”
隨著2023年接近尾聲,小米汽車呼之欲出,根據規劃,小米首款車型將于2024年發布。上周,產品型號為BJ7000的小米牌純電動轎車正式進入工信部最新一批新車申報目錄,車輛型號為BJ7000MBEVA1、BJ7000MBEVR2的小米SU7兩版本車型亮相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
對于新車,雷軍日前表示,小米汽車堅持“十倍投入”的策略,即一般車企造一輛車,大概投入三四百人、10億-20億元的研發經費,而小米第一輛車投入了3400名工程師,整個研發過程投入超100億元。
他表示,小米做汽車有很多天然優勢,當今智能電動汽車本質就是汽車工業和消費電子工業的整合。小米充分尊重汽車行業規律,使用汽車行業成熟的技術確保把第一輛車做好,在這個前提下再進行創新,打通人車家全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