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2023年,供給沖擊的余震、政策環境的變化、產業結構的轉型等因素對經濟增長和市場表現產生深遠影響。在眾多因素影響下,2024年全球經濟形勢
2023年,供給沖擊的余震、政策環境的變化、產業結構的轉型等因素對經濟增長和市場表現產生深遠影響。在眾多因素影響下,2024年全球經濟形勢、中國宏觀經濟走向、A股何去何從,成了市場關心的熱點話題。對此,封面新聞專訪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了解他對于2024年中國宏觀經濟、金融市場投資機會有何看法。
楊德龍:經濟復蘇是2024年主線 資本市場可關注大消費、科技等板塊
提振消費是2024年重點之一
需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2024年我國經濟會出現穩步復蘇,復蘇力度可能會進一步加強。”在采訪的開頭,楊德龍便表現出對中國經濟持續向好的看法。“從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來說,雖然2023年投資增速較低,出口方面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但2023年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超80%,預計2024年消費會進一步復蘇。”
“從當前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說,提振消費依舊是重點之一。”楊德龍表示,在提振國內需求方面,要激發有潛能的消費,擴大有效益的投資,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推動消費從恢復轉向持續擴大;培育壯大新型消費,穩定和擴大傳統消費,提振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等大眾消費。
“提振消費關鍵是要增加居民收入,會議強調,要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優化消費環境,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楊德龍表示,重點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基礎設施、節能減排降碳,培育發展新動能,完善投融資機制,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
“在對外開放方面,則要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楊德龍表示,2023年我國在國際環境不佳的情況之下實現了外貿的平穩增長,2024年仍然面臨歐美經濟增速下滑,對于我國出口產品的需求下降的問題,要通過提高出口產品的附加值,加大對優勢產業,如新能源汽車、手機等電子產品出口占比,提高出口產品的利潤率和技術水平。
在重點領域要進行改革,謀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舉措,不斷完善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的體制機制,充分激發各類經營主體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深化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在市場準入等方面落實一批舉措,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的發展。
政策支持逐步落地、風險化解有序
預計2024年GDP增長5%
對于2024年的預計GDP,楊德龍則給出了5%的預期。“實現5%的增長,還需要政策的支持啊,政策面要繼續放大招。”楊德龍說道。
“現在來看,支持經濟的政策正在逐步落地。”楊德龍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先立后破”,這也就意味著對于傳統的行業,像房地產、煤炭、鋼鐵等等,是要給予一定支持的,防止出現失業率上升、經濟增速的下滑,因此在政策上可能會有更大的力度進行傾斜。
同時,在貨幣政策方面,2024年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而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適度加力,提質增效,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精準有效。“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就是說在財政政策方面還會加大力度來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貨幣政策方面要精準,不能大水漫灌,但是要靈活適度,特別是像資金鏈比較緊張的房地產行業要給予更多的支持。”楊德龍說。
對于市場擔心的兩大風險領域,房地產、地方債方面,楊德龍則表示,要統籌化解房地產、地方債、中小金融機構的風險,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積極穩妥化解房地產風險,一視同仁,滿足房地產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加快推進保障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完善相關基礎性制度,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對于地方債風險,2024年中央可能會采取更強有力的措施,防止地方債風險外溢,來穩定房地產市場的表現和地方債的表現。”楊德龍表示,這兩大風險領域得到有效的化解,無疑是提振投資者信心的重要方面。在化解中小金融機構風險方面,也可能會采取有力的措施,防止出現風險擴大的情況。
經濟預期向好對資本市場有利
可關注大消費、新能源等板塊
經濟預期的向好對于推動資本市場反彈較為有利。“在2024年,我國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和出口都有望出現明顯回升,從而給資本市場帶來機會。”楊德龍說道。
“現在無論是A股和港股,其實都已經具備了多項低位特征,市場在低位也盤整了很長的時間,從下跌的時間來看,很多白馬股已經下跌長達將近三年,而下跌的空間也基本到位,很多股票下跌了50%到70%左右,可以說調整的時間和空間都已經比較充分了。”楊德龍從A股具體行業進行分析,從以白酒、中藥、食品飲料等品牌消費品的大消費方向來說,我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最大的消費市場,這三年由于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消費增速較低,消費股估值出現了大幅下降,而消費股有希望穿越經濟周期,穿越牛熊周期。
“在新能源方面,新能源板塊在2019年到2021年三年大爆發,因為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是大勢所趨,也是實現雙碳目標的必由之路。”楊德龍表示,現在從估值上來看,又跌到了歷史低位,新能源又成了個估值洼地。而從經濟轉型的角度來看,新能源的業績增長是比較確定的,所以在布局2024年行情的時候,可以抓住新能源板塊的機會,或者通過布局清潔能源基金來抓住行業恢復的機會。
對于科技方面,楊德龍則認為,2023年以ChatGPT帶動的AI板塊大漲為代表,科技板塊多次表現不錯。2024年,科技板塊有望繼續出現反復的表現,因為科技屬于引領經濟發展方向的行業,也是未來可以關注的方向。
“華爾街有句名言叫做‘模糊的正確大于精確的錯誤’,現在我們就模糊地知道大盤處于低位區域,好公司被錯殺,下面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2024年行情的啟動。”楊德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