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14日,任澤平發文炮轟拼多多:要么就是縱容小偷,要么自己就是小偷。著名經濟學家任博士突然發文五問拼多多:要么拼多多縱容小偷,要么它自
14日,任澤平發文炮轟拼多多:要么就是縱容小偷,要么自己就是小偷。
著名經濟學家任博士突然發文五問拼多多:要么拼多多縱容小偷,要么它自己就是小偷,真是太狠了,任博士,真是敢說啊。
任博士說,之前,自己還寫了一篇文章,大談拼多多是的性價比,創新和出海,給拼多多點贊,突然發現,自己被騙了。
任博士是這樣說的:我還是對社會和人性的復雜缺少了解,最近試用拼多多以后,假貨橫行泛濫,內心五味雜陳。
好了,來看看任澤平是怎么五問拼多多的。
任博士問題拼多多:
第一問:假貨橫行,拼多多上面的圖書等商品價格低的驚人,到處充斥著幾塊錢一本的新書,難道幾萬員工就看不到,不處理?
第二問:對假貨無動于衷,類似“康帥博”“立日”等“品牌”橫行,你為什么不僅無動于衷還越走越遠?
第三問:拼多多難道對這些法律法規一無所知?目無法律?踐踏知識產權?
第四問:拼多多突破行業底線,進行底線競爭,肯定會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市場競爭首先要保障公平、公開和透明,如果有人可以出老千,這還怎么玩?如果大家都學拼多多,會不會導致整個社會道德底線和經濟發展倒退?
第五問:利用中國強大的供應鏈優勢、成本控制優勢、規模優勢和拼團算法,以性價比回饋消費者,為什么要靠假貨?為什么要靠赤裸裸的偷?為什么要欺騙消費者?
任博士在文章的最后表示,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是發自內心的希望拼多多們好。
那么,拼多多為什么能從電商中殺出一條血路呢?
背后的邏輯是什么,拼多多的本質是什么?
自從拼多多上市之后,大眾對它也有諸多負面評價以及爭議,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呢?比如說山寨,假貨,質量差。
其實,有網友說,很多這樣的案例,不要從表面去看,比如說江小白,受到的質疑也很多,比如說小罐茶,瑞幸咖啡,都是這樣的例子。
互聯網產品要成功,除了反復提到的,痛點,剛需,高頻之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三個方面。
第一,就是誰擁有更多的流量,打造流量入口,誰擁有更多的流量。
第二,流量的留存,轉化,
第三,誰能夠提高貨幣轉化率,就是要能夠變現的能力。
商業模式能不能盈利,最終互聯網的成功,核心就是取決于這三個方面。
第一邏輯:剛需、高頻、痛點三個方面,就包含著流量留存跟模式走得通,形成商業閉環。
第二個扎心邏輯:我們講了認知,認知是什么?本質是什么?
拼多多其實是什么?它的本質是社交化,社交化屬性,加低成本獲客,這個才是拼多多的整個核心。
巨大的流量給他,來進行導流,還采用了一個算法,就跟自媒體平臺非常非常像的,去中心化的推薦機制。人找信息到信息找人,再有社交化的病毒式傳播。最后要實現病毒式的傳播,才能帶來裂變。
剛剛好把傳統平臺放棄的流量,五環小鎮青年人群,這一部分的紅利完全吸收過來了。
第三個扎心邏輯是什么?
拼多多投資人邏輯,投資人的邏輯這個也要搞懂,任何一個項目,認知是根本,洞察是核心,投資人的邏輯是什么?其實拼多多是一個含著金鑰匙出身的,不成功都很難的,金鑰匙出生的這么一個項目,你以為說他就是一個偶然的成功的嗎?你認為他是誤打誤撞成功的嗎?逆襲嗎?不是。
拼多多有四個投資人,大名鼎鼎的第一個什么?中國巴菲特段永平。網易丁磊,還有順豐的王衛?還有誰?阿里的原來的二號人物。孫彤宇,前淘寶總裁。
你能拉到這四個人當中的一個,你這個項目就成功率會大增。
這個世界其實最暴力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就是最聰明的人,做著一些最屌·絲的生意。所以扎心,真的很扎心,
最聰明的人做著一群屌·絲人的生意。
說白了,就是一群最聰明的人在收割現在最大的一群人的紅利,這個真的是很扎心的一件事情,所以摧枯拉朽,勢如破竹,無堅不摧。
這些投資人他肯定不是傻,他做了這些,他肯定有很多的想法和原則。比如說很多投資人說創業者。不聰明不投,這投資人的原則,邏輯,投資人的邏輯。
第一,就是創始人很關鍵,不聰明不投;
第二,用戶太聰明的用戶,也不投,因為你沒辦法做大;
第三,降維打擊,紅利在哪里,在4、5環,三環以內你收割不了。
它是4、5環,看懂了這些你就知道了,讀懂了這三個扎心的邏輯,是不是要有一些思考?
拼多多,它的邏輯:社交電商,這是拼多多,社交電商。
我的一點思考:
下沉,抓住下鎮青年的心!
對于小鎮青年和新零售;對于新零售和小鎮青年這兩個話題,其實還是有沖突的
但思想要升級,我經常講,升維思考,才能降維攻擊。巨頭們不是不知道,而是不想現在去做,還不到那個時候,等巨頭們開始行動,你就沒有機會了。
畢竟目前所謂的新零售代表如盒馬鮮生,超級物種等尚未下沉到三四線城市,更不用說鄉村了。
但,以新零售的思維改造傳統實體店,卻是值得思考的課題,個人覺得應該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
新零售的本質是人貨場的重構,線上線下的打通,這要求小城市的實體店升級思維。
傳統的實體店遵循的是守株待兔的模式,頂多也就發發傳單做個點贊活動,這就是所謂的和互聯網結合了。既然要俘獲小鎮青年的心,那就必須要明白他們都集中在哪,快手,抖音,頭條,其實都是他們的集結點,因此作為實體店,應該制造一些有趣的內容,打造好自己的人設,基于本地制造話題,吸引流量,從而吸引他們到店,實現引流到轉化。
用社交新零售思維,對接小鎮青年的購物習慣。
在中小城市,最不值錢的是時間,最需要的是高性價比甚至超便宜的東西。拼多多的肆虐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你需要設計好活動的內容和利益共享機制。如果你的活動既有趣又能讓他們得到利益,那這種裂變的效果是很好的。因此你需要學習,多看看社交裂變的案例和方法,根據你的店面情況制定具有誘惑力的裂變活動,實現引流和成交。
抓住小鎮青年的生活習慣,開展引流及成交地面活動,實現裂變。
小鎮青年集中在哪里?電影院,網咖,餐館,吃喝玩樂就是他們的日常。因此與這些機構合作開展掃碼引流,活動促銷是不錯的選擇,既能做成交也能為以后的運營積累客戶資源。
轉化是目的,但裂變是持續轉化的根本,形成這個商業的閉環,生意的閉環,生意才能持續發展。
最后,新零售對于小城市而言,更多的是思維的轉化,多學習,多讀書,多實踐總是對的,站在原地不動,一定是必死無疑。
未來社交電商的發展應該是什么樣?應該是社群加新零售的模式,社交電商,畢竟還是要落地到線下,實現體驗的提升,才有機會,整個解決方案,社交電商的核心跟解決方案就是IP+場景+內容+社群,這個才是整體解決方案。
未來社交電商的發展就是社群新零售,以及他們的融合與升級。
讀懂拼多多三個扎心邏輯,就可以人生巔峰啊,看完你又作何感想呢?
也許,一切傳統的行業都可以重做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