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當地時間1月29日,馬斯克在社交平臺上表示,其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已完成首例人類大腦設備植入手術,并稱接入者恢復良好。什么是腦機接
當地時間1月29日,馬斯克在社交平臺上表示,其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已完成首例人類大腦設備植入手術,并稱接入者“恢復良好”。
什么是腦機接口
腦機接口有什么用
Neuralink,這家公司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腦機接口——通過研發一種能夠植入大腦的設備,來實現“人腦與機器交互”。所謂“腦機接口”,就是通過在大腦中植入微小的電極,利用電流讓計算機和腦細胞產生互動。
現階段的腦機技術根據信號采集方式和位置不同,分為侵入式、非侵入式和介入式。
侵入式腦機接口:指通過開顱手術,將電極植入大腦皮層附近,直接采集高質量的腦電信號。這種方式可以獲取高質量、高空間分辨率和高時間分辨率的神經電活動信號,但也存在著手術風險、生物相容性問題和長期穩定性問題等缺點。馬斯克的Neuralink主要研究的就是這種類型。
此外還有通過頭皮表面或其他途徑進行信號采集和刺激的非侵入式腦機接口和通過微創介入方式,將血管穿刺小口,通過類似心臟支架的微創手術實現腦機連接的介入式腦機接口。
腦機接口技術是當前神經工程領域最活躍的研究方向之一,對于肢體運動疾病、神經發育障礙和精神疾病都有重要意義。
據馬斯克介紹,Neuralink正在設計一種將大腦信號轉化為行動的設備,將首先專注于兩個應用:一是恢復人類視力,二是幫助無法移動肌肉的人控制智能手機等設備,甚至恢復脊髓受損者的全身功能。
Neuralink公司人體試驗精確機器人植入腦機接口的目標,是尋找22歲及以上、漸凍癥(因脊髓損傷或肌萎縮側索硬化癥)導致四肢癱瘓、且傷后至少一年未見好轉的試驗參與者,初步目的是讓癱瘓人士僅用意念就能操作計算機光標或鍵盤。
除了醫學領域外,腦機接口技術在未來也有可能應用到各種家具生活領域,例如通過測量和提取人腦中樞神經系統信號,實現對外部家居設備的操控。
影視游戲中的“腦機”
從《阿凡達》到《賽博朋克2077》
人類對于腦機的探索也不止于科學領域,在各類文藝作品中,藝術家們早就展開了對于腦機的想象。早在1999年的黑客帝國中,人們就見過“腦機”的樣子。在電影里現實世界的人類需要通過插入連接器的方式進入到“母體”世界中。這種“腦后插管”的方式便是典型的侵入式腦機接口。
人們最熟悉的的“腦機”類影視作品,一定是《阿凡達》了。不僅有科學家通過感應艙,讓人大腦與阿凡達感應同步,實現人的意識進入阿凡達身體。成為阿凡達后,長在納美人后腦“頭發”包裹的神經接口。納美人能夠通過“軸突神經”與潘多拉星球上的生物建立聯系,也是一種“腦機鏈接”的方式。
最近一次大家在大銀幕上看到“腦機”,應該就是《流浪地球2》中的數字生命了。電影中直觀的展現了數字生命計劃與腦機接口的關系。
在動畫和游戲的二次元世界中,腦機是許多關于未來世界題材的重要元素。在漫畫《攻殼機動隊》的世界里,人造的身體器官成為最終發展形態,每個人的身體上都有一個與網絡連接的端口。
動漫《刀劍神域》則和電影《頭號玩家》類似,用一個頭戴游戲機進入一個網絡共享的虛擬空間進行游戲。這也是人們對于未來腦機在游戲領域應用方式的主要看法。
在游戲上,此類代表是《賽博朋克2077》,在游戲的故事背景里,芯片技術已經非常成熟,能很好地植入人體,僅僅是手部的一個接口就能和身邊的任何電子設備產生連接。馬斯克在談到這個游戲時也說“感覺這(游戲)和現實很接近。”
網友:有電子心臟、電子大腦的我還是我嗎?
對于腦機技術的發展,很多人表達了自己的期待。畢竟能讓《阿凡達》《頭號玩家》這樣的電影中的故事照進現實,甚至有機會實現思維永生、意識提取等科幻世界才會出現的場面。
而將這些技術用于臨床,會解決許多現階段無法攻克的醫療難題,現階段腦機技術已經應用在緩和抑郁癥、帕金森癥等疾病的領域。
但另一方面也有網友對于這項技術的應用表示擔心。腦機技術將讓人類在記憶力、學習能力、反應力、感官知覺等方面實現巨大突破,甚至像影視劇中一樣出現的“超級人類”。
有人擔心這會產生巨大的不公平,進而引發更多的倫理問題、隱私問題。整個人類的社會關系都會被改變。例如“會不會因為芯片被別人控制”,“人和機器的關系和界限”等等。
隨著人類大腦設備植入手術的完成,腦機接口這個“開關”已經被打開,不管人們是憧憬還是擔心,這一天的到來,都將是人類科技的一次重大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