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數字化時代,農村老人通過刷APP賺錢的現象普遍,反映了他們在經濟壓力下的困境。政府和社會應加強對他們的關愛和扶持。近日,西北農林科...
在數字化時代,農村老人通過刷APP賺錢的現象普遍,反映了他們在經濟壓力下的困境。政府和社會應加強對他們的關愛和扶持。
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黃河流域鄉村振興研究與評估中心副教授趙祥云分享了自己回鄉的一個發現:這幾天在走親戚時經常會聽到大姨大姑們的手機在播放小說,但她們似乎并沒有認真聽小說,很多時候她們是在看孫子、跟親戚聊家常或是做其他事情。筆者了解后發現,她們是在做APP里的金幣任務。這些賺錢任務的形式每種都需要花費非常多的時間,一天看個不停,收益才兩三塊錢,那么,收益這么低,為什么還有這么多農村大媽迷戀這種看起來成本收益嚴重不對等的事情?筆者認為,流量社會裹挾住了所有人,老年人通過做任務賺錢讓自己的個人價值得到了最大化的開發,但這背后也反應出非常殘酷的現實…
隨著科技的普及,筆者所在的村莊中幾乎家家戶戶都能連接上WIFI,這為老年人進入網絡世界提供了便捷條件。網絡平臺為了吸引用戶,特別是缺乏信息鑒別能力的老年人,利用“輕松賺錢”的噱頭,設計了一系列金幣兌換規則,誘導他們投入時間和精力。農村社會作為一個典型的熟人社會,通過日常交流,越來越多的老年人被吸引到了這些賺錢任務中。
這些看似無害的金幣任務,實際上是一種流量陷阱。老年人沉迷于刷視頻、聽小說,自以為在占平臺的便宜,但實則被平臺巧妙地裹挾,成為了網絡世界的一部分。他們并不計算自己投入的成本,因為在他們看來在家閑著也是閑著,手機響著也不影響干活,還能掙幾塊錢,這不是好事?”此時,老年人的價值得到了最大化的開發,與此同時,老年人通過刷視頻也打發了閑散時光。而這背后也反應出非常殘酷的現實,農村老人的生活是非常拮據的。
我國的APP市場經歷了飛速的發展,如今已經成為全球最大、最活躍的應用市場之一。從社交娛樂到生活服務,從教育醫療到金融理財,各類APP層出不窮,滿足了人們多樣化的需求。這些APP不僅提供了便捷的服務,還推動了數字經濟的發展。然而,隨著市場的競爭加劇,APP的質量和用戶體驗也成為競爭的焦點。
——移動應用程序(APP)總量持續下降
根據工信部發布的最新數據,截至2021年12月,我國國內市場上監測到的APP總數達到252萬款,相較于11月末減少了21萬款。其中,本土第三方應用商店的APP數量為117萬款,而蘋果商店(中國區)的APP數量則為135萬款。值得注意的是,12月份新增上架的APP數量達到9萬款,但同時也有30萬款APP下架。這些數據反映了我國APP市場的活躍度和競爭激烈程度
截至2022年6月末,我國國內市場上監測到的APP數量為232萬款,與5月數量持平。
游戲類應用數量仍居首位。截至2021年12月末,移動應用規模排在前4位的APP數量占比達61.2%,其他生活服務、教育等10類APP占比為38.8%。其中,游戲APP數量繼續領先,達70.9萬款,占全部APP比重為28.2%。
——“銀發e族”貢獻主要規模增量
隨著短視頻在各年齡層進一步滲透,我國20-39歲短視頻用戶的整體規模在2021年出現了縮減,其占比從2020年的49.6%下降到39.7%,顯示出年輕用戶規模已經觸及峰值。與此同時,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速,50歲以上用戶的占比則從2020年的14.2%急劇上升至27.4%,成為了短視頻用戶規模增長的主要推動力。“銀發e族”(老年網民)在短視頻市場中的影響力日益增強。
專家警告,由于老年人接觸智能手機相對較晚,對于網上信息難辨真偽,面對“數字鴻溝”往往倍感無助,而通常又會把錢看得很重,結果很容易被一些噱頭誘導或欺騙,落入某些APP設下的圈套。
上一篇:央視文藝回復尼格買提:再播一遍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