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驚蟄的物候是鷹變斑鳩驚蟄是春耕的開始,要種地,先滅蟲。驚蟄這天,一些地區會吃梨,意為與害蟲別離。在驚蟄時節,吃梨具有多種益處,包括...
驚蟄的物候是鷹變斑鳩驚蟄是春耕的開始,要種地,先滅蟲。驚蟄這天,一些地區會吃梨,意為與害蟲別離。
在驚蟄時節,吃梨具有多種益處,包括潤肺、清熱、化痰、生津止渴、潤腸通便等功效。這是因為梨性涼、味甘,有助于改善肺熱引起的咳嗽、痰涌等癥狀,同時也可以清熱、化痰、生津止渴,適應氣溫回升的時節。
驚蟄節氣:驚蟄是24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時間在每年的3月5日至7日之間。代表著春雷驚醒了冬眠的動物,標志著進入農事的時節。
民俗風俗:
吃梨子:驚蟄時節吃梨有助于潤肺清熱,預防咳嗽。此時也適宜多食甜食如大棗、山藥來養脾。
炒蟲:南方地區的人們會炒黃豆、米谷等食物,象征害蟲被消滅,稱為“炒蟲”風俗。
祭白虎:傳說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驚蟄時節人們會到廟宇祭拜白虎雕像,希望避免是非之禍,祈求順利。
注意事項
梨性寒,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梨,以免加重病情。若出現不適癥狀,建議及時就醫治療。驚蟄時節也是氣溫回升、天氣干燥的時候,適當食用梨子等水果有助于保持身體健康。
隨著氣溫回暖,驚蟄時節關節疼痛問題逐漸凸顯。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骨外科主任丁悅教授提醒市民在“倒春寒”時刻要注意保暖、適當鍛煉,避免關節成為“春寒”的“受害者”。
驚蟄時節的各種風俗和民俗,展現了人們對自然節氣的敬畏和祈愿,也體現了人們對健康、平安的美好期盼。愿大家在驚蟄時節能夠合理飲食,保持身體健康,迎接春天的到來。
上一篇:驚蟄吃梨的典故 吃梨有什么寓意嗎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