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小區一套房子售價千萬起步,房子這么貴,沒想到在充電這件事上那么麻煩。近日,杭州一豪宅業主李先生(化名)向話人間記者幫求助:新房去年11...
“小區一套房子售價千萬起步,房子這么貴,沒想到在充電這件事上那么麻煩。”
近日,杭州一豪宅業主李先生(化名)向話人間記者幫求助:新房去年11月份交付,今年年初想要在車位附近安裝充電樁,去申請時才得知負二層是商業用電,不能向電網申請。
買房子前,李先生未被告知此事:“我們小區是住宅小區,我買的房子也是住宅,怎么我的車位用電卻是商業性質?”
花100萬買了兩個車位
卻不能安裝住宅用電充電樁
“這房子當年銷售均價68500元,算是知名紅盤。”李先生告訴記者,小區地下車庫分兩層,負一層707個車位,負二層493個車位。業主獲得的車位信息中,只有一則關于安裝充電樁的提示:本小區地下室總計181個車位可申請安裝充電樁(慢充),車位交付時經園區物業同意后,業主自行向當地電力部門申請安裝充電樁。
搖到號,考慮到自住需要,李先生花了百萬元,買了兩個負二層的車位。
近日李先生想購買電車上下班,才知道小區地下車庫兩層用電性質不一樣,負二層是商業用電,個人不能從電網申請安裝電車充電樁。
記者走訪地下車庫,發現負一層不少業主在墻上、柱子上安裝了充電樁,充電樁旁邊是獨立電表,指示燈亮起機器正常使用中。
負二層則“冷清”許多:盡管停放車輛里有電車,但墻上柱子上均沒有安裝充電樁。
“負一層、負二層的車位統一價格銷售,都是50萬一個。”李先生說,購買車位時,房產銷售不曾提起過兩層車庫用電區別。輪到他選號時,負一層有剩余車位,他圖直梯近,棄選負一層選了兩個負二層的車位。“如果事先有提醒,我肯定買負一層的車位的。”
李先生算了一筆賬,負二層安裝充電樁,因為是商用電,一個月要多付幾百塊錢,“這不是冤大頭嘛?”
同在負二層購買車位且有電車的業主組了一個“負二車位維權群”,群里有86人。
“我們多次和物業、開發商溝通多次,都沒有下文。”李先生說。
物業表示已成事實
“暫時沒辦法”
就此事,小區物業經理告訴記者,投訴情況她已了解,但暫時沒辦法。
該小區自交付之日起,已經是地下一層是住宅用電,地下二層是商業用電的情況。這是開發商的設置,物業無權也沒能力去更改。
私人安裝充電樁,正常流程是申請人準備固定車位產權證明、電動汽車購車證明、物業允許證明等材料提交給國家電網,上門勘察而后安裝。
但車庫如果是商業用電,情況不太一樣,“目前地下二層是物業專電狀態,如果業主想在地下二層安裝充電樁,要去物業服務中心申請,按照商業用電繳費給物業。收費價格要比住宅用電貴一些。”物業經理說,除此之外,物業尚未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究竟當初賣車位的時候,開發商方面有沒有盡到過告知義務?
記者也就此聯系開發商,對方表示會盡快給回復。
此事的進展,記者幫將持續關注。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