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祀節日,隨著祭掃活動迎來高峰,6平米墓地24萬元快趕上房價,墓地價格再次成為公眾熱議的話題。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的祭...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祀節日,隨著祭掃活動迎來高峰,6平米墓地24萬元快趕上房價,墓地價格再次成為公眾熱議的話題。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祀節日,隨著祭掃活動迎來高峰,墓地價格再次成為公眾熱議的話題。“不敢相信,墓地竟然這么貴”“墓地堪比房價”……在社交平臺上,“墓地貴”的相關話題達到近3000萬的閱讀量。對部分人來說,“入土為安”的喪葬習俗,似乎成了一種負擔。
四月初,常夢欣在廈門參加家庭組織的祭掃活動。在祭掃過程中,她向工作人員索要了一份墓地價格表。價目表中顯示,6平方米的墓地售價24萬元,這讓常夢欣直呼買不起,“都趕上廈門的房價了”。
2016年,常夢欣曾為離世親人購買雙人墓,總共花費10萬元。對比如今單人墓就要24萬,7萬元的差距確實令人咋舌。
在常夢欣提供的墓地價格表中,不同“地段”和類型,價格也有所不同。其中,花壇區2500元的價格雖看似極具性價比,但早已沒有空位。
除此之外,價目表上還列明了2500元的安葬費、每個字10元的刻字費等。
這次祭掃活動后,常夢欣感嘆:“我以后不打算買墓地了,會選擇海葬或者樹葬,省錢還環保。”
目前,我國公墓分為公益性公墓和經營性公墓。公益性公墓是為村民提供安葬服務的公共墓地,有戶籍限制,不得對外銷售;經營性公墓則是為城鎮居民提供安葬服務的公共墓地,銷售范圍更廣。雖然多地實施開發公益性墓地,但因部分地方投入有限,加之需要按序選擇,排不上隊、無法自選位置等情況仍然存在。
2023年年底司彤彤的父親去世,因農村的公益性墓地尚未修繕完成,司彤彤只能從村里僅有的兩處經營性墓地中選擇位置。
“當時墓園只有兩處可選,其中一處已經沒有空位,有空位的另一處墓園位置都不太好并且很貴。”司彤彤說。
為了讓老人盡快入土為安,司彤彤花費近4萬元買下一塊墓地。其間,她還遭遇強制消費問題,“殯儀館要求墓碑統一購買,不能從外面買進”。
除了購買墓碑和墓地的費用,司彤彤的支出還包括1320元的影雕費、每個字3元的刻字費用等。
更令司彤彤不解的是,交完這些費用之后,發票顯示的墓碑價格僅為6600元,與實付的20800元相差甚遠。無奈之下,她將事情經過發布至社交平臺,希望獲得其他網友的幫助。
上一篇:“中國天眼”變“垃圾場”?假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