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摜蛋,作為一種紙牌游戲,如今越來越受到更多人的喜愛,在淮安地區,甚至有飯前不摜蛋,等于沒吃飯的說法。江蘇省摜蛋運動協會相關人員前往...
摜蛋,作為一種紙牌游戲,如今越來越受到更多人的喜愛,在淮安地區,甚至有“飯前不摜蛋,等于沒吃飯”的說法。
江蘇省摜蛋運動協會相關人員前往淮安市淮安區漕運鎮南閘村,將“中國摜蛋發明人”的榮譽證書授予當地退休干部孫兆成。
我認為這是給予我的鼓勵與支持,摜蛋作為我的一個起點,還是要盡量去努力,使摜蛋發揚光大。
摜蛋作為一種紙牌游戲方式,究竟是怎么產生的呢?孫兆成告訴零距離記者,他曾經是一名鄉鎮機關的辦事員,1966年5月份的一個周末,三名好友從外地前來探望,閑來無事,四個人就約著一起打撲克。
覺得“爭上游”太單調,可不可以弄兩副牌,打名堂多一點,趣味性強一點。
但是,兩副撲克放在一起該怎么打呢?當時,孫兆成就提議,制定一個簡單的出牌規則。
在爭上游的基礎上,我們就定了幾個小規則,比如四個頭為一個彈,五張單色連在一起為同花順,雜牌多還可以拼成雜花順,還有就是五張炸四張的,六張炸五張的,大炸彈炸小炸彈,形成了一個這么簡單的規則。
孫兆成說,當時幾個人打了差不多一夜的牌,都感到意猶未盡,在隨后的一段時間里,他們還曾多次利用休息時間相約在一起切磋牌技,并且對出牌的規則進行了完善和調整,增強了趣味性,最終形成了目前比較通行的牌式設置。
至于為什么這種紙牌游戲被稱之為“摜蛋”,淮安市淮安區南閘摜蛋研究院院長金礦告訴零距離記者,這與當地村民的日常行為有關。
淮安市淮安區南閘摜蛋研究院院長 金礦在我們這里,“摜”字是一個比較傳統的術語,比如說“摜把”,我們倆打架叫摜架,摜跟頭,田有摜田,這些都是專用一個“摜”字。因為打撲克牌,興奮起來的時候,需要從頭上陡然摜一下,有這個氣勢,就形成摜的氣勢。
當地專業人士表示,起初,摜蛋只在南閘鎮周邊流行,到了上世紀80年代后,當地外出務工人員逐漸增多,摜蛋也開始在全國各地流行。
我喜歡打摜蛋,你不會打,我就教你打,慢慢教你教他,就傳開了。“飯前不摜蛋,等于沒吃飯”,原來關系不怎么親近的人,通過一局摜蛋一打,自然而然就靠攏了,而且牌攜帶也很方便。
目前,國家體育總局已經把摜蛋納入體育智力活動,越來越受到大眾的喜歡。但是,作為摜蛋發明人的孫兆成卻表示,相關部門應當對摜蛋進行科學管理和引導,促使其健康發展。
我更希望在有關部門的指引下,使摜蛋能夠健康地發展下去,能夠在正確的道路上去行駛,不能走入歪門邪道上,還是要以娛樂為主。
孫兆成,男,江蘇淮安南閘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原副主任。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孫兆成曾任江蘇淮安南閘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副主任。
1969年,與三名同事打牌爭上游,進行改革,形成了摜蛋的基本打法,成為摜蛋主要創始者之一。
2024年3月30日至31日,首屆全球摜蛋推廣峰會在江蘇南京舉行,活動現場授予孫兆成、樊越榮、耿志昌、陶萬智為“中國摜蛋發明人”。
下一篇:最后一頁